京北,東棉花胡同。
這應該算是京北名氣頗大的一條胡同。一個是因為緊挨著南鑼鼓巷,遊客眾多。再一個,也是因為這胡同裡邊就是大名鼎鼎的中戲了。
孟白手裡提著兩個裝滿了的礦泉水瓶,慢悠悠的走在校園裡,周圍的景象還是那麼的熟悉,不禁感慨:“畢業兩年多,學校還是沒有裝修蓋新樓,真是讓人高興啊。”
作為一所影視類院校,中戲本身也不缺少各種戲劇性的故事。比如說最經典的橋段——因為不認識路找人打聽,結果剛好碰到了未來的大明星。
當然,這種橋段在孟白這是肯定發生不了的。
這不大點的校區他在這待了四年,彆說校園裡了,就是周圍的小吃店,都能像報菜名式的從東頭背到西頭。
輕車熟路地走進行政樓,孟白在一間辦公室前停下。整理了一下衣服,而後輕輕敲響了房門。
“請進。”
一聲滄桑但卻有力的聲音傳了出來。
緩緩推開門,一個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先生正低著頭,在紙上寫著什麼。
孟白沒有出聲乾擾,回身輕手輕腳地關上門,而後走上前安靜地站在桌子旁邊。
老人似乎也清楚來人知道他的習慣,因而並沒有急著招呼,而是加快了筆鋒。直到寫完一段文字,這才抬頭看向來人。
孟白上前一步,態度恭敬地道:“鄒老師。”
“啊,小孟啊。”老人看見孟白,臉上頓時露出笑容,站起身走出桌子,同時招呼著道:“來來,坐。”
這老先生名叫鄒鬱夫,是中戲戲文係的教授,也是孟白上學時候的導師。
當年孟白成績優異、才華橫溢,深受鄒教授看重,給他介紹了不少機會。
比如推薦孟白的劇本做畢業大戲的舞台劇,給他介紹了行業裡的一些大佬。甚至在他畢業那年,還打算讓他考自己的研究生,之後推薦去京北人藝。
要知道,京北人民劇院堪稱國內話劇舞台的泰山北鬥。
可惜當年的孟白年輕氣盛,總覺得自己有天生的靈感碎片加持,沒必要走這種類似“體製內”的老路,而是想自己闖出作為來。
後麵的事就如大家所想,被社會大學“再教育”了一頓的孟白碰得頭破血流,成了為混口飯而奔波的小編劇。
同時出於麵子、性格等各種原因,他雖然還一直和鄒教授有聯係,但從沒提過幫忙。
日月紛紛車走阪,少年意氣何由挽。年輕人嘛,總是這樣的,這也是這個社會的朝氣與希望所在。
“怎麼今天突然想起過來了?”鄒教授笑吟吟地問。
“這不教師節了嘛,想著來看看老師。”
“哦,有心啦。”鄒教授笑眯眯的看著孟白:“可我怎麼想著,教師節上個星期就過完了呢?”
“啊……”孟白被說的一愣,而後趕忙堆起笑道:“這不就是因為前段時間忙的沒過來,所以特地來給老師賠罪。”
一邊說著,孟白把手上一直提著的兩瓶“礦泉水”擺到了鄒教授眼前。
鄒教授往下扯了下眼鏡,看了眼麵前的“礦泉水”,點點頭:“行,你小子挺有創意。我活了這麼多年,是第一次見有人送礦泉水的。我沒猜錯的話,你這叫‘千裡送白水,禮輕情意重’對吧?”
孟白嘿嘿一笑,一臉神秘地道:“您老打開再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