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心理罪》播出了最後一集大結局。
眼看著方木的導師喬教授以老邁之軀,將凶手一同拖入了火海,為方木和邰偉爭取了到了逃生的時間,一個多月追更下來的觀眾既是唏噓不忍,又是感慨寬慰。
唏噓不忍的是,又一個男主身邊親近的人因他而死,除了命硬的“邰偉隊長”外,他又變成了孤單一人。
感慨寬慰的是,因為導師的主動犧牲,男主曾因“第七個讀者案”產生的心魔也徹底被治愈了。
就在大家看著方木半拖著邰偉,準備逃出地牢的時候,已經被火海包圍走投無路的凶手,卻突然對著即將逃走的男主大喊了一句“方木,這一切並沒有結束,q會來找你的”,隨後被大火吞沒。
已經準備在彈幕裡打出“完結撒花”的觀眾們見到這一幕,全都愣住了。
什麼鬼?這個突然出來的q是誰?ta為什麼要來找“方木”?難道整個案件還有背後的隱情?
“不是,這都大結局了,編劇還不忘挖坑呢?”
“我t故意等著大結局一次看完最後一個案子,就是不想等著猜答案,結果你給我來這套?”
“第一季已經結束半個多小時了,為什麼第二季還沒有播出,怒!”
“感覺這個‘q’聽起來更像個什麼組織或者是成員的代號啊,難道後麵的幾部裡還會出現什麼‘犯罪集團’之類的嗎?”
“肯定是個組織啊,早不就說了《心理罪》是‘綠藤係列刑偵宇宙’的第一部,要想讓正派這邊一堆主角湊到一起,可不是得有個共同的敵人。”
“……”
一時間,關於《心理罪》結局和“綠藤係列”的討論再次激起了觀眾們的討論欲,在播出期的最後狠狠拉了一波熱度。
伴隨著播出期的結束,《心理罪》的總播放數據達到了65億,不但打破了之前《匆匆那年》留下的6億播放數據,更是在當下這各種青春片泛濫的影視市場裡,殺出了一條“懸疑”題材的新路。
而對於出品方的弧光影視和樂時網來說,《心理罪》的成功,也為整個“綠藤係列”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之後的作品,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放手釋為了。
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心理罪》到了後期評分略有下降。從之前的82分,下滑到了8分。
孟白他們總結了一下,主要問題還是在劇本上。因為想要提前給之後幾部其他作品埋設伏筆,所以給“刑偵隊長邰偉”那條支線上添加了不少的劇情,導致一些觀眾感覺後期有些拖遝。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孟白最開始寫《心理罪》這個劇本的時候,還沒有想做“刑偵宇宙”的想法,就是單純的男主“方木”這一條線。
要在這樣一個邏輯順暢的故事上再增加額外的內容,勢必會破壞完整性。
包括五百他們也表示,如今的處理,已經算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趁著觀眾和劇迷對“刑偵宇宙”的關注度提高,樂時網和弧光影視順勢公布了“綠藤係列”第二部作品“法醫秦明”版的發行預售。
相比於有些抽象的“犯罪心理”,“法醫”無疑是一個很多人都聽說過但真要說起來又很陌生的職業了。
不少人對於“法醫劇”之類的作品都保持著“想看,但是又感覺惡心,但是又想看”的矛盾心理。
相比之下,沒有畫麵直接衝擊的文字,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緩衝。
特彆是,“法醫秦明”還打出了“真實法醫,親身經曆;真案改編,職業科普”的名頭,主打的就是一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