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孟白最近比較忙,所以祝絮丹沒有多打擾他,吃頓飯又和閨蜜告彆一聲,便乖乖的回了京北。
至於她合約的事情,孟白答應最近這段時間會好好考慮一下,在她合約到期之前給一個答複或者解決方案。
送走小師妹,孟白繼續忙碌起劇組的拍攝,但心中卻一直在考慮那個問題。
弧光影視需不需要增加藝人經紀的業務?
其實傳統的影視公司,大多也都會兼有藝人經紀的業務。不論是出於成本、收益或者便利程度,用自己人都會比外人更好。
而且這裡邊還涉及到一個心裡感官的問題,誰都不想自家的項目,最後捧紅的是彆家的人。
弧光影視因為成立的時間太短,底蘊不深,外加上網劇屬於新興市場,所以拍的幾部劇用的絕大多數都是新人。少有的幾個,像張偌昀、於毅、祝絮丹等等,要麼是資方的人,要麼是自己單乾。
唯一比較特殊的就是黎沁,但她和孟白之間的糾葛就比較複雜了,不能以普通的製作方和主演的關係來看待。
所以說到目前為止,弧光影視還沒有太涉及到其他公司藝人的問題。
但這種狀態肯定不會一直保持下去,網劇市場逐漸興盛,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二三線“腰部演員”下沉到網劇市場來搶資源。
弧光影視也不可能一直隻用新人,而且新人被捧紅也同樣會簽公司,到時候必然涉及到“用誰家的演員”這個問題。
孟白這幾天沒事的時候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甚至還找正午陽光打聽了一下他們在這方麵的情況——正午陽光也有簽約的演員,像靳冬、王愷、劉奕君、劉敏濤這些近幾年經常在“正午劇”裡出現的演員,都是自家旗下的。
正午陽光這邊,侯洪亮也沒有和他藏著掖著,直接告訴他,影視公司簽藝人這事,有利有弊。
有利的點在於,首先是公司收益的增加,畢竟用自家藝人片酬更低,而且還多一筆經紀業務收入。而且哪個項目有角色需要,找起人來也更加方便。
而且,還有一個孟白之前沒想到,但是特彆適合弧光影視的優點,那就是如果拍攝係列劇,前後幾部戲的演員陣容會很穩定,不會發生第一部拍完,演員爆火,第二部湊不齊人的情況。
這個好處對於弧光影視來說,可謂是正中下懷。“綠藤係列”裡的每一部劇,基本都需要分好多季,演員陣容的穩定確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事實上,這次拍《靈魂擺渡2》的時候,他就已經隱約感覺到了拍攝係列續集的麻煩之處,他花在溝通幾個主演共同檔期上的時間,比從立項到開機的時間還要長。
而且這還是在“靈擺2”拍的及時,沒有出現哪個主演突然爆火、咖位飛升的情況,不然續集拍籌備起來更難受。
至於說弊端嘛,自然也是有的。
像正午陽光他們,因為自家就有藝人,所以每次有新項目,總是要從自家藝人開始算起。有時候難免會出現這個角色還有更好的選擇,但因為差的不多、節省麻煩的考慮,最後還是選了自己人。
其次就是,如果增加藝人經紀業務,相當於是公司擴張一個新的產業,必然會分散公司經營的精力。特彆是對於像弧光影視或者正午陽光這樣,經營者本身也是主要的項目主創。
就好像孟白,他現在隻管影視製作,那他就可以完全把精力放在單個的項目作品上,公司保持正常經營就可以。
但如果弧光影視增設了藝人經紀的業務,他就需要額外花一份心思放到旗下演員的發展上去,很難再保證專心於作品的製作。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不管怎麼選擇總會有利有弊,關鍵就是看更看重哪個方麵。
孟白心中思考,他覺得最好的辦法是弧光影視能夠作為股東,入股一家經紀公司,然後可以把旗下藝人的經紀約放到經紀公司,影視約則留在弧光影視。
這可以算是種一舉兩得的方式,唯一的問題,就是去哪找一個合適的合作者。
那些已經成熟的經紀公司肯定是沒什麼機會,他們要麼是自己自帶影視製作能力,要麼是有常年合作的合作方,反正都不缺弧光這樣一個“新玩家”。
但新公司嘛,孟白對這方麵了解的不多,也沒有什麼人脈,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權衡許久,他最終還是決定藝人經紀這塊業務要做起來。至於怎麼找到合適的合作者,就得等“靈擺2”拍完之後,再去想辦法深入了解了。
——
“靈擺”劇組在上滬這邊籌備的急,但是拍的也快,因為大部分劇情都在室內,沒有什麼多餘的動作和設計,幾乎全靠演員的表演和台詞。
這種戲份,對導演的要求較低,但對演員和編劇的要求就很高了。
這時候就不得不說,實力派就是實力派。張永剛老師的演技,可以說是完美的把劇本中想體現的內核,淋漓儘致的表演了出來。
於毅這邊也算不錯,勉強是頂住了壓力,接上了戲。
得益於一眾演員的努力,這個單元隻拍了不到一個星期就結束了。
小劇組原地解散,五百、於毅和從“靈擺2”劇組過來的幾個工作人員一起回了藍島,在那邊繼續把剩下的部分拍完。
孟白沒有和他們一起回去,而是回了京北。
《心理罪》的各項數據統計結束,弧光影視可以拿收益分成了。
比起之前《靈魂擺渡》的分成來說,這一次《心理罪》的數據更好,特彆是新增會員和會員觀看時長這方麵,更可謂是一騎絕塵。
這也正常,畢竟懸疑劇比恐怖劇的受眾群體更大,而且觀眾粘性也更強。
不過因為預算投資的增大,外加弧光影視這次自己也是資方,所以分成比例不可能像上次那麼高——當然,這次也不需要和黎老師再分錢了。
所以總的決算下來,弧光影視這次的收益分成大概能拿到790多萬。
單看這個數字,其實是比上次“靈擺”的收益要小很多。但是彆忘了,弧光影視這次可還有投資分成,那個才是大頭。
雖然現在還沒有詳細的數據,但是“大掌櫃”陳靜告訴孟白,按照收益分成的決算比例來看,投資分成至少在1100萬以上,這個數字隻多不少。
排除掉投入的五百萬成本,弧光影視在《心理罪》上至少淨賺1500萬,這就是一部爆款劇能夠帶來的恐怖收益。
當然,樂時網那邊的收益更多。不過人家是玩股價的,不太在乎這點小錢。
分成計算完畢,雖然這筆錢真要到弧光影視的賬戶上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已經足以讓孟白大鬆一口氣了。
之前因為投資《心理罪》和樂時影業的融資,他幾乎把弧光影視的流動資金給掏乾淨了。有了這筆錢,弧光終於不用再過“苦日子”,孟白也不用再隔三差五就聽到陳靜找他“訴苦”了。
感謝過劉軍,孟白正準備走,對方卻告訴了他一個意外的消息。
“安徽衛視主辦的國劇盛典你聽說吧?”劉軍道:“之前看他們今年的設置裡有兩個網劇類的獎項,就給《靈魂擺渡》報了個申請。最近主辦發消息說,‘靈擺’選中了年度人氣網絡劇的獎項,到時候可能需要咱們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