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望著玉茗苑的花草,宣貴妃不自覺留下了眼淚,她甚是懷念青春年少的美好。
剛入宮時的宣貴妃還算得寵,時常能得到皇上的寵幸與陪伴,這裡正是她與皇上常來閒逛的園子,有好些奇珍異草都是她安排種下的,並時常精心打理。
沒成想後來皇上為討翊妃歡心,直接將半個園子都清空了,為給其種上玉茗,供其賞玩,引得宣貴妃百般妒忌。
並將好好的禦花園三個字直接改名為玉茗苑,隻為博佳人一笑,顯然宣貴妃不是被討好的對象。
當時皇上還跟宣貴妃作了解釋,說禦花園感覺太生硬太疏離,好似隻供帝王遊園一般,所以玉石的玉代替禦用之意,園子的園改為苑字更為雅致,茗反而給人親近自然之感,聞得花香草香以及茗茗茶香。
宣貴妃也曾阻攔過,不願讓下人破壞屬於她的園子,奈何皇上下旨,她也無能為力。
當時皇上還特地將宣貴妃喜歡的荷花搬去了清涼台,還特意尋天下之荷種於池塘中,才算令宣貴妃稍微安心了些,至少表明她在皇上心中不是一點分量都沒有。
“母妃~您因何流淚?”神翊晗掏出手帕幫宣貴妃輕輕擦拭著眼淚。
“迎風流淚罷了,無礙~”宣貴妃不想讓女兒擔憂,所以沒有道出實情。
“母妃,我真的好想父皇,想念咱們三人坐於這亭裡,一邊對弈一邊賞著四季花開,春有桃紅夏有芍,秋有菊黃冬有梅……”神翊晗知道宣貴妃不喜歡玉茗,便沒舉例。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宣貴妃無奈感傷,若草木有情,定會陪著她一同為先皇涕零吧。
“母妃,您一定要振作起來,父皇肯定不願看見咱們悲傷不已。”神翊晗自從當了娘親,才明白父母之愛大過天,為了她的九兒,要她做什麼都可以。
“你父皇最希望後宮祥和,所以晗兒日後儘量不要摻和太子的家事!”宣貴妃語重心長著。
“不是孩兒多管閒事,是太子妃濫用職權,當眾羞辱芸莞,我怎能置之不理?”神翊晗無奈地聳聳肩。
第(1/3)頁
第(2/3)頁
“這事也怨不得曉夢,畢竟是芸莞不守禮儀在先,本宮已清楚事情的原委。”宣貴妃斬釘截鐵道。
“母妃可彆責罰芸莞,要怪就怪孩兒非要贈與芸莞衣裙,還讓曣兒帶其來這花苑閒逛。”神翊晗祈求著,她害怕芸莞再受她母妃懲罰。
“太子妃確實也有不對的地方,怎麼能用扒衣裙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實屬罰得太重了。”宣貴妃同為女子,自然明白當眾被這般羞辱意味著什麼,“不過管教太子妃的事,還是交由太子處理吧,晗兒莫再勞神費力。”
“咗~孩兒隻是想警告一下太子妃,免得她在作出什麼過分的事。”神翊晗不願承認自己是為芸莞打抱不平。
“曉夢還算有分寸,本宮會提醒太子多注意一下。”宣貴妃不太想參與太子的家事,畢竟人家小兩口是夫妻,即便有點小矛盾也是床頭吵架床尾和。
“母妃,說實話,您放權給太子妃,是不是有點太急了?”神翊晗試探性地提醒著。
“晗兒在責怪本宮?”宣貴妃很是疑惑,她沒想到自己心愛的女兒會質疑自己的決定。
“不敢不敢,隻是替母妃考慮罷了,畢竟太子妃心性不穩,總是喜怒無常。”神翊晗從獨孤曉夢性格的問題上找原因。
“母妃也是不願讓堇妃參與後宮之事,才想全權交由曉夢打理。”宣貴妃也表明心意,她也上了年紀,為後宮瑣事操勞大半輩子,理應該歇一歇。
“這沒幾日,太子妃就弄得後宮這般混亂,孩兒堪憂啊!”神翊晗不敢指責太子妃擾亂後宮安寧,怕她母妃覺得自己是在怪罪她。
“也不能完全賴在曉夢頭上,畢竟芸莞也不是省油的燈,她才進宮幾日,就鬨得後宮雞犬不寧!”相比之下,宣貴妃更信任自己調教的太子妃,而不是僅僅為了守喪而進宮的外人。
“芸莞本就是安靜恬淡之人,孩兒相信,她絕不會主動去招惹太子妃。”神翊晗拍著心口保證著。
“曉夢的心性,本宮了解,晗兒莫在為此憂慮。”宣貴妃略一沉吟,“再過些時日,她儼然會成為皇後,晗兒應該與她多親近親近才是。”
“母妃,孩兒隻怕……”神翊晗還想再勸說一下。
第(2/3)頁
第(3/3)頁
“本宮經曆了風風雨雨,還能管教不好太子妃嗎?再說了,本宮賞罰分明,她若惹了禍,本宮也決不姑息。”宣貴妃輕輕拍了拍神翊晗的肩膀。
“孩兒謹遵母妃教誨。”神翊晗不敢再多言,怕惹怒了她母妃。
“晗兒,本宮沒有糊塗,隻是現在無暇顧及瑣事,安心地等著做太後,頤養天年不好嗎?晗兒要理解母妃的處境。”宣貴妃想得很開,該信任獨孤曉夢時就要百分百地信任,倘若其脫離了她的約束,到時再收回太子妃掌管後宮的權利也不晚。
現如今若是宣貴妃不信任太子妃,自然會引起太子的不滿,有可能會使得母子二人再生間隙。
何不做個安穩度日的開明者,隻為獨攬後宮大權,自己勞累不說,也落不下好名聲。
“好吧,就當是提前讓太子妃得到鍛煉了。”神翊晗可沒有她母妃的城府深,她是從小到大都被保護地很好的長公主,自然無需深藏算計與謀劃。
“晗兒以後彆為芸莞意氣用事,得罪了太子夫婦犯不上。”宣貴妃再次提醒著。
“是三弟臨走前不放心莞妹妹進宮,要我替他多照顧照顧。”神翊晗解釋著。
“那晗兒就多勸勸芸莞,讓她躲著點太子妃,天府城這麼大,還非得抬頭不見低頭見嗎?”宣貴妃若有所思著。
“嗯,孩兒知道了。”神翊晗隻怕太子妃是故意找芸莞的茬兒。
“也勸勸曣兒,彆疏離太子夫婦,關於她母妃的事,多開導開導,不然這曣兒肯定越想越偏激。”宣貴妃補充著。
半生謀,半生勞,半生為君愁。
/52/52538/26905294.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