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然是釣魚,那魚餌一定要拋灑得不經意且自然。例如大明部隊開拔挺進忽蘭忽失溫時,朱瞻基的幼軍並未行走在最前,反倒是被大量的禦林軍部隊保護起來。至於林川親率的刑天營則在禦林軍的外圍,是按照等級製度進行的序列布置。
按照計劃,當大軍進入忽蘭忽失溫後,一旦遭遇瓦剌部隊,不管人多人少,“年輕氣盛”的朱瞻基都要帶著幼軍擺脫掉禦林軍的保護,衝殺上去。擔心孫兒安危的朱棣,則會勒令林川帶人將其追回來。
可朱瞻基根本不聽林川的安排,任意妄為繼續衝殺,直到深入敵陣。林川無奈隻能守護在左右,希望大明的大部隊能迅速前來增援。
這些都是要演給瓦剌大軍看的內容,當然也需要他們的配合,才能更像真的。瓦剌由三大部落組成,馬哈木雖具統領地位,但彼此之間還是會有利益爭鬥,誰先能綁住大明的聖孫,將是瓦剌史無前例的大功一件,或許不光能逼迫大明退兵,還能換來諸多好處,怎能不誘惑幾位族長垂涎欲滴。
現在需要衡量的就是他們的腦子有沒有那麼好用,能不能扛住這份魚餌的真香。
用了整整兩天的大軍推進,終於在8月25日,朱棣率領的北征軍,來到了屬於忽蘭忽失溫地區的外圍。
那眼前的景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本一馬平川的草原被綿延不絕的山巒取代,一片又一片的丘陵分割著大地,形成錯綜複雜的路麵情況。
這種地形根本不適合大部隊展開,深入其中,仿佛隨時都能被四麵八方埋伏的敵人分割包圍。
麵對這樣的戰場,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要進去。按照現代戰爭體係,一般都是步兵呼叫火力支援,用範弗利特級彈藥量,將四周的山巒丘陵全犁一遍,然後等大火滅了,再穿行就行。
但這是在大明,即便最先進的將軍大炮射程也不過五裡,更不可能形成席卷大地的爆炸效果,一切都需要戰士靠雙腳給踏出來。
大明軍隊很謹慎,進入忽蘭忽失溫前還整編了一下部隊,減少部隊拖遝與拉扯,這才一頭紮入了忽蘭忽失溫的山巒丘陵地帶。
林川根本不用擔心敵人沒發現他們的動向,畢竟在大明部隊的頭頂上,十幾隻金雕孜孜不倦地來回飛著,四周的山林間,注意看,也能發現躲藏在草叢裡的瓦剌斥候,隻不過,對方真的十分克製,眼見大明部隊推進了足足一個下午了,硬是沒有發動任何攻擊,哪怕是試探性的。
也就是在這種相安無事中,伴著夕陽,朱棣下令安營紮寨,這是一片遠離丘陵的草原空地。軍營四周被拉扯起了木製柵欄圍牆,甚至還有拒馬木樁。看這架勢,是要將此作為根據地來使用,再靠持續性出兵向四周施壓,點對點清理山頭的作戰方式了。
車輪戰就是消耗戰,朱棣的心思昭然若揭,無不是等到另一波大明三十萬的大軍,徹底乾掉瓦剌分出的驅離部隊後,調頭馳援,就能形成對整個區域隱藏的瓦剌重兵的包夾之勢。
他不著急,甚至有點要享受這段對峙時光的態勢。這是馬哈木根本不想看到的結局。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