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新房原定20多天完工,但蓋房過程中,聶芊芊有了一些新想法,在後院中又單獨蓋了幾間屋子,可以用來囤集飯館所需食材,還可以儲藏一些藥材,剩下的作為自己的獨立工作間。
新房即將落成,蓋房到了上梁的環節,村子裡蓋房極為重視上梁,俗語說:“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上梁有特彆的步驟和講究,以確保房梁的平穩周正,進而確保房屋永遠穩固。
上梁儀式分為選梁、製梁、祭梁、上梁、扮梁、拋梁和謝梁等七個步驟,劉熊早在劉家小館開業前便籌備了選梁和製梁,選取不易腐朽,質地堅硬的鬆木作為正梁,找了幾十年的老師傅製梁,製好後貼上了福祿壽喜的吉祥大字。
劉熊找人算好了上梁時間,擇於月圓之日,取合家團圓之意。清河村上梁的習俗會安排上梁酒,邀請親朋好友,共同慶祝上梁之事,不過每戶人家條件不同,許多人家蓋個新房已是掏空了口袋,上梁酒不過是走個過場,邀請親近的親戚圍坐一桌就算是擺了上梁酒席了。
老宅是劉燕和劉熊出生的地方,承載著二人兒時的記憶,後來兩人的父母先後去世,留下兩人孤苦伶仃,家境每況愈下,老宅風雨飄搖,劉燕嫁人,劉熊娶妻搬家,這裡便慢慢荒廢了。
可聶芊芊知道,劉燕對老宅有著特殊的感情,是她的精神寄托,她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著在這裡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新房落成對於劉燕有著特殊的意義,聶芊芊早早就和劉燕商量好,要好好辦一場上梁酒。
聶芊芊提前便發出了上梁酒的邀請,包括蓋房上工的工人,平日與劉燕、聶芊芊交好的村民們、裡正及其家人,一共40多人,分成5桌。
上梁的前一天,劉燕和劉熊沒有去縣城裡擺攤,而是和黃珍珠、聶芊芊一起,全家人都在家裡準備上梁酒,因要準備的東西太多,大馬和小馬都跑來幫忙。
這幾天都是極好的天氣,陽光溫暖,一掃深秋的寒素,早上起,老宅的夥房便飄起肉香,屋頂升起渺渺炊煙,因一直升著火,屋子裡暖暖和和的,團團和鐵蛋在院子裡追著小雞崽玩,咯咯咯的笑著,歡樂的童聲充滿了整個院子,院子裡黃珍珠和劉燕帶著圍裙,不斷地走進走出,一個多月前還荒廢的老宅,此刻充滿了煙火氣。
聶芊芊看著自己列出的菜單,一桌八道菜,豬肘子、鹵煮、酸菜肉片湯、麻辣燙、麻婆豆腐、炒筍片、涼拌木耳、魚丸湯,主食是香噴噴的大米飯。
這樣的菜碼放在清河縣絕對是頂級的,哪怕放在縣城裡宴請客人也是拿的上台麵的。
大馬和小馬曉得上梁之日又有豬肘子,又有鹵煮的,驚訝不已,在村子裡生活這麼多年,還沒聽說過誰家席麵做的這樣好,原裡正的大兒子成婚時,劉裡正擺酒,菜裡多放了好幾兩肉,都被村民們津津樂道了一年。
黃珍珠和劉燕瞧著菜單都有點肉疼,這樣一桌菜可值不少銀錢呢,倒是劉熊支持聶芊芊的決定,“上梁是大事,該花錢的地方得花,特彆是劉燕和離出來單過,有了自己的房子,值得好好慶祝,上梁之日,父母在天有靈看著,心裡會安慰的。”
提到逝去的雙親,劉熊和劉燕眼眶都有點紅,心裡澀然,子欲養,而親不在,是最遺憾之事。
劉燕紅著眼看向聶芊芊,幸好她有芊芊,是她這輩子的奔頭。
她知曉聶芊芊大辦上梁酒是為了讓她高興,食材全由聶芊芊負責,怕她心疼,沒告訴她花了多少銀錢。
芊芊她···雖不是···
雖不是自己的骨血,卻如同親生···
劉燕趁著沒人注意,抹了抹眼淚。
劉熊嘴裡哼著不知名的小調,和黃珍珠一起準備著祭梁的食物,正式上梁前,需主人家對正梁進行祭拜,設供桌,擺上雞、魚、豬、香燭、瓜果等祭品,共同敬酒祭拜,祈求上天保佑房屋安全牢固。
黃珍珠將雞蛋用紅漆塗成紅色,討吉利的彩頭,瞧著院子裡熱熱鬨鬨的情景,想起那天她和黃秀秀說的話,黃秀秀還不信,劉燕這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哪裡還需要什麼男人。
顧霄站在屋內的書桌旁,左手拿著一支毛筆,經過幾天的恢複,右手已感受不到太多疼痛,但劉燕和聶芊芊堅決不讓他乾任何的活,隻能在屋中靜養,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書寫貼在正梁上的對聯。
顧霄揮動左手,在紅紙上寫下一幅對聯,“吉日定居萬事如意,良辰安宅百年遂心”,龍飛鳳舞,力透紙背,一氣嗬成,哪怕是京中大儒們看了這字都會自歎弗如。
做完這件事,他便無事可做,隻能在屋裡看書,可原本他最喜歡做的事情,現在卻提不起絲毫的興趣,他眼睛盯著書,心思卻飛到了外麵,外麵響起聶芊芊歡快愉悅的聲音,他能從一群人的聲音中精準的捕捉到她的聲音。
不,是她的聲音精準的鑽到了他的心裡。
噠噠噠噠。
團團邁著小步伐再次來到顧霄屋中,手裡捏著一塊奶糖,塞到顧霄手裡,“爹爹,這是娘親做的糖糖,拋梁用的,給你次次,甜甜。”
團團知曉爹爹受了傷要在屋子裡休養,他悶在屋子裡會不開心,他覺得爹爹一定也會不開心,時不時的就跑進來和顧霄說著外頭乾活的進展,拿各種各樣好吃的遞給顧霄。
團團:“爹爹會不會覺得悶?”
顧霄摸了摸團團的腦袋,團團的腦袋圓圓的,摸起來手感很好,“不會啊,爹有書看。”
團團踮著腳尖,用圓溜溜的眼睛瞄了一眼顧霄的書,奶聲奶氣道:“可是爹爹怎麼還在看這頁。”
方才團團來送花生露時爹爹就是看這頁呢····
顧霄:“······”
團團這觀察力真是隨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