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八歲就被朱元璋收為義子,那個時候老朱還沒有孩子。
待到十八歲,沐英就被朱元璋委以重任。
他在大都督府掌控天下兵馬曆任七年後,才被外放關陝,在此地練兵。
如今的西北經過上一次戰役,雖然馮勝在甘肅地區取得了勝利,但為了避免孤軍突出,又帶兵撤了回來。
沐英自從報告烏斯藏使者被搶劫事情之後,同時向南京傳信,也不斷的派出斥候前去查探。
但那些斥候無一都是有中了瘴氣的反應。
不過好在天子給他寫了一封信,叫他挑選軍中好手一千人,前往青藏地區。
帶著糖塊以及收購當地的酥油茶一同前去,後續會緊急給你送一批紅景天的藥材。
以此來檢驗我中原人進入高原後能否克服高山病。
此乃秘方,不可輕傳。
沐英對於秘方感到奇怪,畢竟那些傳言他早就聽聞過,從來沒有破解方法。
但因為是陛下說的,他還是堅定的執行。
因為朱元璋在信中告訴他,過陣子就派遣衛國公鄧愈作為主帥,你沐英作為副帥前去平定吐蕃,到時候殺到昆侖山去,叫那些吐蕃人認識到誰才是天下的主人。
最重要的是希望這次的試驗,能夠有效。
如此大軍就能踏平吐蕃周遭勢力,將來也能入主西藏之類的戰略構想。
當然了老朱並不是一個喜歡打仗的人。
他當了皇帝之後,對戰事的觀點就是慎重用兵,不可黷武。
因為老朱認為打仗太費錢了。
尤其是他雖然貴為天下之主,但還是他娘的沒有錢用!
朱元璋想著自己生活以及一家老小生活省錢,殺貪官抄沒把該屬於朝廷的錢拿回來,想要靠著青樓賺錢,都是為了填補軍費這個巨大的窟窿。
而且他當了皇帝也開始講究師出有名。
現在烏斯藏朝貢的使者被吐蕃餘孽截殺,那他們指定是勾結北元了,要與大明為敵,乾他們準沒錯了。
最重要是他們不守規矩。
朱元璋對於邊防以及那些少數民族的聚集地用兵是極為慎重的。
特彆號召北方的少數民族,跟他一同推翻大元的統治。
但是總有一少部分上層分子,一旦大明對他們表現出遷就、放縱,他們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開始肆無忌憚的“危害少數民族百姓以及大明的安全”。
如此一來,對於這些少數上層分子,大明必須要用武力懲處。
不許施恩撫,懷柔等手段,也更不能用儒家的什麼所謂感化他們,讓他們自覺改惡從善。
對於這些少數人的暴虐和對大明的敵意行為,大明必須要用軍事的行為,徹底的乾掉他們。
用他們的腦袋來警示其餘有異心的人。
如此才能保證少數民族地區的百姓,有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
這也是朱元璋接到沐英的消息後,便立即想要進行反擊的思路。
小弟來朝貢,你不留情麵把他乾掉了,這就是打我大明的臉
我不乾你等著你繼續打臉嗎?
其餘周邊的臣服大明小弟咋想?
更何況朱元璋他還想要控製西域呢。
這個時候沐英已經帶兵向著西寧進發。
他要在那裡驗證一二天子給他發來的秘方,為大軍進發做好準備。
……
朱元璋安排完毛驤後,回到皇宮爺倆聊了一下糧長的事。
朱標就把糧長的奏章給他爹看。
朱元璋眉頭皺起來了:
“咱知道上元縣水患嚴重,但萬萬沒想到其餘各地的水患同樣不小。
不過今日王布犁倒是提醒了咱,咱也不能輕易相信他們,他們萬一為了貪汙稅糧而刻意誇張災情。
先騙朝廷減免,再正常向百姓征收,以賺取中間的“差價”。
故而朕打算派一批人前去基層查探,你可有人選?”
麵對父親的考問,朱標良久,臉上才重新掛上笑容:
“那便先派遣那些監生前去查他吧,正好試試他們的成色,表哥訓練他們行軍,也該讓他們就近遠足看看成果。”
對於兒子的提議,朱元璋都沒想到會要派這群人去。
他稍微思索了一二,發現這群人去真的合適。
“就這麼辦吧!”
朱元璋叫朱標寫一寫,雖說他早就派檢校去查探,但正常流程也可以走。
曆經數日,朱元璋父子兩個終於又得到了進入仙境當中的機會。
他們仔細一瞧,還是上次在仙境當中見到的正德皇帝。
“如此也好,省的咱隻知道後世子孫當了皇帝之後片麵的事,不好讓咱判斷。”
“爹,我相信正德必然是改邪歸正,否則不會如此之快的又能見麵。”
朱標也在一旁附和。
朱元璋輕微頷首,是這個道理。
然後他們父子二人就瞧見了正德皇帝身邊圍著太監團隊。
這些太監諫言如今朝廷收入降低,主要緣由是文官們嚴重的管理不善以及貪汙造成的,他們家裡的良田都多了去。
其實聽到這裡,朱元璋心中就已經有些認同了。
咱開國收的賦稅竟然要比正德還要高,那就隻能說明有人大量的貪汙。
所以那個叫劉瑾的太監,就提出一項對負責財政事務的官員進行普遍審查的建議,對那些已被發現玩忽職守的官員處以罰金。
看著看著朱元璋就覺得不對勁了,因為劉瑾為皇帝籌辦了舞蹈、角牴、珍稀動物的動物園,當然還有樂隊。
就是他首先向皇帝提出,皇帝說不定會樂意化了裝去京師街頭閒逛,而皇帝的確喜愛這種活動。
所有這些娛樂使年輕的皇帝對國家事務不感興趣,他漸漸把國事的安排托付給了劉瑾。
“好一個玩物喪誌啊!”
朱標哼笑了兩聲,少年皇帝繼承皇位,竟然一丁點想要處理政務的想法都沒有。
反倒受到太監的蠱惑,隻知道享樂,大明還能有好嗎?
“就沒有臣子敢於勸諫的?”朱標對於文臣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
天子被小人蒙蔽,正是他們這群人應該挺身而出的時候。
然後朱標戶部尚書牽頭請求皇帝處死這個太監劉瑾,此舉還得到了宮內一幫大太監們的支持。
“嘖嘖嘖。”
朱元璋看到這裡忍不住發笑。
這些大太監是服侍上一代皇帝的,顯然是不樂意手中的權力被新皇帝身邊的太監給搶走。
他防住了後宮作亂,可沒想到太監們更是拉幫結派。
畢竟同行之間才是赤果果的仇恨。
尤其是太監這行當,卷的更加厲害。
奈何文官裡有內鬼,把這件事告訴了劉瑾,劉瑾便帶著其餘七個人趕在大臣告狀之前,先行告狀。
劉瑾告訴這個年輕的皇帝,整個事件是一個限製他行動的預定陰謀。
掌司禮監的大太監在這個陰謀中和大學士們合謀。
第二天,這些人果然開始上書,並且真的如同劉瑾所言,全都是限製他這個當皇帝的行為。
朱厚照心想老子當太子的時候都沒有人管我。
現在我都當了皇帝,反倒個個都要來管我。
你們就是欺負我年幼。
但這些人畢竟是他爹留給他的班底,他也隻能老老實實的嘴上表示自己一定會改。
待到下了朝,朱厚照更加信了劉瑾的話,大發脾氣。
朕既然管不了外庭,連內廷都管不了嗎?
朱厚照立即讓劉瑾執掌司禮監。
其餘的七個太監取代了在各個重要宦官機構和軍事職位上的劉瑾的敵人。
曾經反對劉瑾的大太監們被免職、驅逐,後來在去南京的路上被暗殺。
“等等。”朱標突然發問:
“我大明的京師不該是在南京嗎?”
“他們如何能從京師去南京的路上被殺?”
麵對兒子的提問,朱元璋給解釋了一遭:
“朕在仙境當中看到朕歲數大了想要遷都的事,還派你去勘察各處來著。”
“哦。”
朱標了然,畢竟深處南京對於西北等地的控製力過於薄弱,再加上北元一直都沒有被消滅,北邊需要布置大量士卒。
皇帝不過去的話,派遣其餘將領,父皇內心怕是不放心。
看樣子大明今後是要遷都的。
“標兒,伱看出來這個劉瑾的方法來了嗎?”
朱標仔細回憶一二,開口道:
“此人很聰明,他沒有跟皇帝指責攻擊他的那些文官們,而且利用正德皇帝對文官管教他的厭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