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都得朱元璋這個皇帝是偏愛王布犁這個駙馬的。
畢竟從一介平民選為駙馬,可謂是開了本朝的先河。
誰都清楚的知道天子與淮西勳貴結親的意思。
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走的這條路子。
淮西勳貴圈子,都在思考天子的嫡長女會嫁給哪個國公的。
其中宋國公馮勝以及衛國公鄧愈兒子機會最大。
未曾想天子竟然誰都沒有選。
反倒是把嫡長女下嫁給一個平民之子,這就讓許多人都看不懂朱元璋的操作。
他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老朱也不會跟他們解釋為什麼。
可明顯能夠看得出來,王布犁這個人實在是聖眷極深。
讓人感覺除了太子之外,陛下就注重王布犁,比其餘兒子還要注重。
以至於更多的人疑惑,難不成王布犁真是個有本事之人?
畢竟不少人調查王布犁,雖然他在民間有王半升的名號,可也並不是所有案子都能破的,江寧縣的積案是有不少的。
他爹會點壓箱底的救命醫術,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了吧?
今天呂本算是見識到了,王布犁這個腦袋可不簡單呐。
陛下看重的是他的才能!
這才把嫡長女嫁給他。
旁人覺得朱元璋是重用王布犁,但王布犁可是有點心煩。
老朱重用你,就是把你同化成他,讓你拚命乾活他才滿意。
你要是偷懶什麼的,那就是辜負了他的期望。
所以王布犁虛構自己的工作日誌,就是為了對付老朱的催促。
放眼整個天下,極少有身體素質能比得過老朱的。
就算是朝中的那些宿將,英年早逝的也很多。
被迫早退休的李善長倒是調養好了身體,結果等胡惟庸死後十幾年,也被牽連而死。
說這輩子陪他從頭走到尾的湯和,到了晚年身體也早就苟活了,哪像老朱這樣?
朱元璋看著地圖,雙手背後道:
“洪武五年的大舉遠征可以說沒有獲得朕想要的戰果,向來以勢如破竹之勢的大明常勝軍,竟然在此初受挫折。
當時朕就明白了,北元那些人退無可退之後,也會放下成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咱。
那一戰王保保他保住了北元的命脈,可以說是他這輩子打出來的最強戰績。
所以咱就開始改變對北元的方針,向遼東以及青海方麵延伸,避免孤軍長趨朔地北方。”
從戰敗後,朱元璋這幾年不斷的肅清盤踞在承德等地的蒙古人,這裡是他們的遊牧區,後麵就把周遭都分給寧王等人鎮守,勾連宣府等地。
因為洪武五年大明的出征的規模之大,在整個洪武朝可謂是空前絕後。
將星雲集,結果沒打過。
這就讓老朱認識到,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滅元之事急不得。
就算後麵藍玉大破元軍於捕魚兒海,都沒有這次陣容豪華,兵力馬匹之多。
而北元皇帝也是因為此戰對於王保保大讚,認為他幾乎中興大元。
奈何王保保回天乏術,後麵僅僅在長城周遭有小規模的摩擦後,就嘎唄死了。
“納哈出雖然被我大明重創過一次,但他盤踞在遼東,還擁有強大的實力,我大明雖然也在經營遼東,但是也不如他們那群人能適應環境。
布犁你所獻策的神威無敵霹靂旋風雪上飛等正在山東等地讓士卒訓練,希望今後能夠搞出突襲的陣勢來。”
朱元璋又點了一下王布犁,聽得呂本左右擺頭,有些迷茫,他突然覺得自己知道的有點少。
王布犁他會的有點多啊?
先前呂本還覺得天子對王布犁恩寵過盛,而且又了解到王布犁本身是一個憊懶的性子,對於今後能否更好的輔佐太子持懷疑態度。
因為按照呂本的思路,今後王布犁指定是能當上新朝丞相的,到時候他這個丞相性子憊懶,下麵的官員能積極做事嗎?
如今聽著皇帝的不斷爆料,呂本都有些麻了,看樣子王布犁有不少秘密他都不知道。
如此一來,自己這個嶽父今後也就用不著擔心太子登基後,王布犁會改變朝堂風氣。
人家憊懶的性子是表麵,可實際上乾活可一丁點都不少啊!
“王保保死後,並沒有出現朕所期待的他們內訌。
而接任的太師闊闊帖木兒,此人是漠北草原貴族的代表(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等地),他一直都被元帝籠絡,他們團結在一起了,朕很失望。”
王布犁也是輕微頷首,這些蒙古人再後撤哪有生存的地方啊。
因為有大明這個外敵,才會團結在一起。
即使後來朱棣五征漠北,隻是進一步削弱了蒙古的實力,並沒有消滅他們。
待到瓦剌留學生後,大明對於蒙古人的打擊便少了,開始給與他們一些名分上的東西,並允許世襲,但都沒有用。
“爹,方才妹夫他不是說元帝氣悶不已,活的年頭不會長嗎,機會還會有的,隻是需要時間。”
朱標很快就把話題給扯了回來:“我們可以慢慢圖之,待到西北平定後,再收複雲南,那個時候就有更多的經曆去經營遼東了。
納哈出這個人的軍事能力不行的。”
“不可小覷此人呐。”
當年老朱擒了他,因為是名門之後(木黎華),放他回去,等納哈出回遼陽,便積極組織元兵對紅巾軍的屠殺。
朱元璋搖頭又歎息:“此人驍勇善戰,用兵過人,朕近日才得到確切消息。
納哈出對外號稱十萬,但實際上擁兵足有二十萬,所以那些損失對於他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甚至咱還覺得他隻是拿大批炮灰來試探咱再遼東的城防,尋找出弱點再集中精銳士卒進攻。”
納哈出屯兵在金山今吉林雙遼,雖然這幾年受到明軍屢屢攻擊、轄地逐漸縮減,但仍控製著西至蒙古、北至女真和朝鮮等地,與北元大汗相呼應。
老朱派人招降,納哈出鳥都不鳥他。
直到馮勝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遼東,納哈出才投降,被老朱封侯,結果在南征雲南的途中在武昌病死,他兒子繼承爵位,因藍玉案被殺。
王布犁看著地圖瞧著遼東那塊地圖,大部分道路都沒有畫上,隻是簡單的勾勒山川河流,道路都沒有幾條。
“朕明麵上經略遼東,壓迫蒙古的左翼,可實際上朕真正的經略是經營甘肅、青海,今後還要往更西去,早點打通西域之地,威脅敵人的右側,這才是根本方略。”
朱元璋雖然開始沒想著西域的事,但就是想要切斷蒙古人西逃的路線,爭取把他們按死在這塊地界,免得到時候卷土重來。
奈何蒙古至今也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四處分散。
大明想要一鼓作氣的乾掉他們,沒有活地圖,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陛下高見。”
王布犁連忙吹捧了一句,老朱自己給自己的戰略補bug,如何能夠拆他的台。
朱元璋也很滿意自己的戰略,覆滅北元絕不是馬上就能辦到的。
無論是左還右,他都意圖想要減除北元的羽翼。
直到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麾下士卒才拓路到哈梅裡(哈密),兀納失裡向大明朝貢稱臣。
此地是絲綢之路的重鎮,素有西域咽喉,東西孔道的說法。
隻不過哈密這個地界當朱元璋登基同年,元朝滅亡,駐守此地的威武王兀納失裡就自立為哈密國王。
過了百年直到正德時期,哈密國被吐魯番汗吞並,遂滅。
朱標也覺得他爹的戰略是極好的,但都不是短時間能夠搞定的。
不如把目光放在高麗上,想著要如何讓它按照王布犁那條毒計做事。
“行了,今天就先這樣吧。”
朱元璋揮揮手,叫他們走了。
王布犁以及呂本都很知趣的沒有詢問什麼時候召見高麗使者,一同退出大殿,不打擾老朱繼續批閱奏章了。
“爹,不如明日就把鄭夢周等人叫進宮來。”
“不急。”朱元璋確實不在乎:
“他一個番邦小國的使者,就算朕要用他,也用不著給他搞什麼特殊待遇,免得認不清形式,覺得他無可替代!”
朱元璋瞥了朱標一眼:“先晾他三天。”
“是。”
朱標微微行禮,又坐回去,明白是他爹再教他做事。
高麗主使鄭夢周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話,這是精明的基本功。
待到第二天都沒有人叫他進攻麵聖,鄭夢周終究是坐不住了。
他上街去打探打探消息,畢竟這是南京,興許遇到不少人都是高官勳貴的親戚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