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顧彭越不需要這種熱情。他甚至連菜單都不用翻,隻像報數一樣報出十二道菜名,一桌豐盛又地道的美食就被送上桌了。
第一道鬆子熏肉用小砂鍋盛著,鋪滿鍋底的鬆子仁粒粒飽滿,配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叫人多看一眼都沒法忍住不讓口水往下掉的程度。
第二道貴妃雞翅因楊貴妃而得名,是傳說中楊貴妃在幼年時最愛吃的一道菜。十二個雞翅,每一個都是翅中,沒有帶翅尖的;雞翅還要事先經過醃製,再輔以豬油、冰糖和紅蘿卜調味,保證上桌的時候有金亮的色澤。按照原本的做法就足以讓人垂涎欲滴了,再經土菜館老板的改良,特意加了點葡萄酒和荔枝進去,更是讓這道菜香甜誘人。
再往後,還有柴把筍、鳳尾蝦、鍋貼乾貝等味道各異的菜。統共五個涼菜,六個熱菜,不算甜點還有一鍋湯,光是看就讓人大飽眼福。
酒水點了老板家自釀的竹葉菊花酒。酒的度數不高,入口香醇綿密不澀口,再加上竹葉和菊花的香氣,堪堪稱得上是極品。
推杯換盞間,彭越把自己這幾年做生意時遇到的種種抖落了個一乾二淨,淩岓也把遇到過的各種奇事講給他聽。
江雲本來在和闞銘閒聊,沒注意淩岓在說什麼。後者講了自己的專業、自己畢業後以兩分之差止步國家博物院文物修複崗的遺憾,還講了在修複各種古玩玉器過程中的軼事。
等淩岓講到六溪中元節的時候,坐在一邊的兩個姑娘便不再繼續聊天了——這種聽起來很有代入感的鬼故事很吸引人,遠比流水賬似的拉家常更讓人感興趣。
再加上這段時間以來洪鐘的耳濡目染,淩岓把這些經曆講得跟傳奇故事一樣,直聽得人拍手叫絕。
起先江雲還是興致勃勃地跟著湊熱鬨,用雙手托著下巴全神貫注地聽,可越到後麵她越覺得奇怪——淩岓的這些經曆聽著耳熟,就好像自己親身經曆過一樣。
講到地下古城的時候,闞銘為那些和古城一起深埋地下的古文物扼腕歎息,而江雲卻覺得這經曆似乎近在眼前,仿佛自己不久前剛剛從那裡逃過一劫。
“所以你那朋友是在古城裡遇難了?”彭越問。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