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發現,好像自己沒有動手的機會。
那些身形健碩人高馬大的‘百姓’正如火如荼的施工。
讓這些自發前來的百姓有些無語,你們是百姓嗎,啊?
哪裡的百姓渾身刀口箭傷?
怕不是脫了甲衣的士兵吧!
確實是士兵,還是那些未能跟隨李昭出關的禁軍。
當聽聞陛下要讓陣亡將士入皇陵,還讓他們享受與帝王同等規格的陵墓。
這些人就瘋了。
文武百官也瘋了。
百官想入皇陵,那是要賢明公正,為國有大功才行,大乾立國至今,能入皇陵者不過百位,還都是公卿規格的墓!
但眼下,那特麼是陵!
那是帝王大行之後才能享受的陵!
自己蠅營狗苟一輩子,為的不就是一個身後名麼?
結果不及人家大頭兵死一下?!
想到此,百官頓時抓心撓肺,看向皇宮的目光有些不善。
昏君這是要自絕與廟堂麼?
而這,還並未完,李昭的又一道詔書,再次在大乾掀起巨大風波。
“陛下,要建講武堂?!是專授領兵打仗之能的學堂?!”
“廣邀天下人來考校?!還不限身份?”
“學成之後,便是校尉?!”
“你知道陛下在講武堂的題字是什麼嗎?”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下一眾節度使麾下的士卒徹底坐不住了。
試問,誰想整日當個大頭兵?誰不想領兵打仗揮斥方遒。
而眼下,陛下給了如此明晃晃的機會。
哪怕是陷阱,那些不甘平凡的士卒,也想去嘗嘗鹹淡。
於是,三十六路節度使麾下,突然多了許多‘休假’的士卒。
他們不想準許,但人太多了
而且若是不準,消息一旦傳出去,小皇帝正巧找不到收回兵權的理由!必然借此發難,誰不準誰倒黴!
而後,京城再次傳來一道詔書。
“著令各州統計所有為國犧牲之人的後人,統一送往京師。”
“自今日起,所有為大乾犧牲之人,其後人可免試入太學或講武堂。”
“其家人和就學一應所需,皆由朕出!”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陛下陛下這是要做什麼?!
那些大頭兵,值得的陛下這麼尊崇?!
這麼說,在大乾當了兵犧牲之後,生前事就不說了,這身後事不僅能讓自己進皇陵,與國同休同享香火,孩子還能進講武堂,或者能進太學成為矜貴的讀書人?
這特麼還能猶豫?!
看著禁軍大營門外竄動的人頭,李昭得意一笑。
不過很快,他笑不出來開了。
劉晟滿頭大汗的被人扶著跑到李昭麵前。
“陛下,大事不好了!太學學子罷學了!”
“為何?”李昭蹙眉,太學是先帝留下的另一個後手,是為了對抗萬聖書院所建。
不論原身還是自己,可從未慢待這些學子。
就是講武堂也跟他們沒什麼衝突。
那這幫讀書人想要做什麼?
“他們他們現在想要進禁軍,想要進講武堂”
“這些逆徒,他們說他們說”
李昭知道他們不是背叛自己之後,心下鬆了口氣,不由得好奇問道“說什麼?”
“他們說要投筆從戎,為大乾效死!進烈士陵!”
“還說這書不讀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