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的黃粱夢》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大周留學生回到鎬京以後,一開始沒有引起任何動靜。可是一段時間過去了。居然風波乍起,並且越來越烈。
各種說法喧囂塵上,比如巢國不愧是傳承萬年之久的大國,文明發展程度超過大周朝不知道多少!比如巢國的商品有很多是大周沒有的!比如巢國不但已經有了承載文明的文字,而且有了係統性的學術思想雲雲!
最後一個說法流傳出來的時候,周天子坐不住了!
要知道當時的征伐講究師出有名啊!
大周為什麼要取代大商?完全是因為大周文王姬昌被大商人皇帝辛扣留期間,呆在大商圖書館裡麵抄錄了從部落時代一直到夏,商各時期的祭祀文字,在這個海量的祭祀文之中,歸納,整理出了一本書。【易書】的出現代表了什麼?代表了新的文明出現了!代表了新興文明碾壓舊文明!代表了改朝換代的正確性!要不然憑當時一個諸侯國身份的周,是怎麼說服其他諸侯聯手,趁大商主力在東方征伐東夷的時候,一計黑虎掏心直接偷襲大商的都城朝歌!誰知道帝辛頭太鐵,不但不逃跑,居然還組織了一支由罪犯,奴隸,野人拚湊的軍隊前出牧野迎戰!
是!帝辛確實實力不凡,據說大商宮殿維修的時候,有一根柱子被蟲子蛀壞了,需要更換!工匠發愁,沒有辦法啊!時間太緊。如果用常規的辦法,時間根本來不及,一旦誤了時間就會受到懲罰!直接急哭了!當時還是皇子的帝辛練武路過,聽見哭聲,進去詢問,聽到工匠哭泣的原因之後,哈哈大笑,讓工匠準備好更換的柱子!直接站到架子上一手托起房梁,一手抓著新柱子換掉壞柱子!托梁換柱。後來不知怎麼變成了偷梁換柱!本來托梁換柱是一個褒義詞,說明帝辛天生神力,後來變成了偷梁換柱,成了一個貶義詞了!
帝辛在牧野之戰中被周和其他諸侯的高手群攻!雖然反殺了幾個,又有毛用?狼狽逃回朝歌,被圍困了!失去了和東征主力彙合的機會!身為一代人皇—不願受辱,在皇宮最高建築摘星樓自焚而死!
從此以後人族沒有了人皇!隻有天子!
後來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橫掃六合,鎮壓八荒的秦始皇,憑借武功勉強夠得上人皇的資格,可惜文治差點意思,又二世而亡!
所以帝辛被定義為最後一個人皇!
大商的人皇可是鮮血和白骨鑄成的啊!當初的大商振興之主—人皇武丁的皇後婦好,雖然身為皇後!可是帶兵出征無往而不利!多少異族魂飛魄散!多少方國,部落灰飛煙滅!不但上馬可治軍,下馬還能主持祭祀,整理祭文典籍等等!這夫妻倆可是夫妻檔主國的典範!所以大商的武力足以震懾天下!誰不服,就滅誰!
大周朝取代大商朝成為天下共主,因為手段確實不怎麼光彩,想稱人皇,眾諸侯不服,最後退了一步,宣稱自己為上天之子,乃上天在人間的代理人,是為代天牧民!是以自稱天子!
合法性不夠,稱呼來湊!
所以在大周朝的曆史上!各諸侯跳反的不一而足,周天子的威望前所未有的低!要不然怎麼可能形成春秋戰國的形勢呢?
這也是巢國沒有朝貢大周,而大周至今為止沒有討伐巢國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自然就是吸取了大商覆滅的經驗教訓了!
大周朝的武力始終是短板。
就連應對北方蠻族都要征調諸侯的修士,軍隊幫忙!
再說了,【易書】確實高深莫測!
可是姬昌死得早,【易書】的精髓沒有傳下來!導致了大周隻剩下一個號令天下的名義!
沒有實質的好處給諸侯,諸侯憑什麼給大周賣命呢?
大周朝隻能讓小小的三家伯爵封國去擠壓蠶食巢國了!
現在大周留學生們去了一趟巢國留學,返回之後居然說巢國的文明超過了大周?
這還得了?這是挖大周天下共主的根啊!
奈何這些留學生們說的有理有據,比如說筆,墨,紙,硯!比如說細棉布!比如說青銅幣!比如說巢國的城池等等!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