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凝神,這股感觸轉瞬即逝,宛如曾經一代代七殺星的經曆般,伴隨著三陰刀罡的修成而揭露一角。
旋即,一股冰寒之感便自雙手經脈間流淌而出,森寒煞意騰起,環繞周遭,帶起陣陣嗚咽之音。
“三陰煞氣,此術初成便有攻伐淩厲之威,日後境界高深更可成就三陰戮妖刀這門殺伐大術。”齊老頷首,此術前景廣闊,值得習練。
戮妖之刀,何為妖?異於本心即為妖!阻道者亦為妖!
曆代修行此法的降世星尊都有自己的理念,對於‘外妖外魔’的評判也是難以統一,但多少也有跡可循,被世人總結出來。
七殺星者,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三陰刀罡,耗費了如此之多的陰煞靈粹方才入門,若要精修,怕是免不了要尋一處煞氣濃鬱之地。”
李昱指節並起,虛斬長空,霎時六十三丈內便被一股陰寒之意籠罩,侵蝕心神,就連些許草木都出現枯萎之相。
當然,這是他初步入門,還尚未掌握的緣故;此術理當無聲無息,難有外泄波動,就連中刀者自己都難以察覺。
正所謂非金非鐵,無形無象,散可遊離滿天地,聚可凝刀開乾坤。
此刀成後斬人,輕則斷其經脈毀其神誌,重者如遭雷擊當場殛命,就算身懷高深煉體之法,身披戰鎧也難以抵禦。
曆代對於此術的描述便是玄刀之下,亦無僥幸之望,大凡為玄刀所傷者,皮肉多無破損,唯見一青黑色之痕,此玄刀之跡也。
“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低誦戒律,他緩緩散訣收掌,目光再度恢複了平和,無有一絲煞意。
“不錯,有三陰刀罡與色空玄瞳護體,你在築天境內爭鬥足以隨心了,尋常者恐難為你一合之敵,也隻有那些天驕值得你出手稱量一二。
接下來,我會為你講述黑天書的其餘部分法門,關乎到此法立意與境界;當然我隻是給你一個框架,並不會被我推演的路途所束縛。
最終走成什麼樣,前行到哪一劫,皆看你自己。”
齊老開口,目光逐漸肅穆,他自己修行的法門便是黑天書的前身,經曆漫長歲月改進推演後方才有了如今的雛形。
但運用到李昱身上,便是與他截然不同的道路了,差異內核很大。
“我知曉,還不是誌得意滿的時候,才剛剛踏上修行之途而已。”李昱行禮盤坐而下,心海再度恢複寂靜,先前因修成刀罡而泛起的漣漪也平複了。
這方世界太過廣闊,一個築天境的戰者實在太過渺小,就是人道至強放在諸天中也算不上什麼,隻有諸王才能正式踏足那一舞台。
“你有心便好,須知常人一旦奇遇連連,有所成就,很容易就驕傲自滿自來,而這,也是天驕們最大的黯然之因,切忌於此。
你身為人族將侯之後,又是七殺星入世,如今得了我的衣缽更是輝煌顯著,但又注定路途坎坷,三災五劫之流不會少,也將因此走的更遠。”
齊老語重心長,顯然已經將李昱看作自己的半個徒弟了,在提點他修行種種。
正所謂修行不修心,終究一場空;道心亦是尤為重要,意誌堅如鐵,自可攀高山。
接下來,在祭司身後,那古老的大黑天再現,三垣二十八宿演繹重重宇宙,幽邃無垠。
所謂三垣二十八宿,便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以及東方青龍七星宿、北方玄武七星宿、西方白虎七星宿、南方朱雀七星宿。
無需開口,大黑天顯照,便是法,便是道理的載體與化形。
隻需注視便可參悟,心中獲得啟迪。
李昱放開心神觸及,浸潤大黑天中,猶如墜入了片片浩瀚深邃的宇宙,瑰麗而夢幻,劇烈衝擊著他的心神。
自然,齊老是主動收斂了自己道痕的,不讓其乾擾李昱,形成特定的路徑。
同時,有關己身修行黑天書的種種感觸再度湧上心頭,與所見所聞相印證,迸射出新的靈光。
與此同時,黑天書的精妙逐漸展露在李昱腦海中;他知曉了此法的第一律:無休無止。
在三垣二十八宿孕育開辟之後,即便不修煉,體內劫力也會如諸天星鬥閃耀般自行運轉,劫主永不消亡,那麼劫力也就永無休止。
且在劫力逐漸高深後,便會在人體各個部位逐漸產生劫海,增強該部位的功能,形成不同的神通,被祭司齊老歸為四體通五神通。
‘四體通’強在體魄,一旦成就,上天入地,承載萬妙‘五神通’則奧妙在神意;另有補天劫手,號稱“非體非神,亦體亦神,上窮碧落,下臨黃塵”威力絕大。
在李昱所悟中,四體通五神通所組成的九極之術尚未完成,老祭司尚未將之推演而出,各自都有空缺。
四體通缺其一,五神通缺其三,便是需要李昱日後來推演補全了。
而已知的三體通則是無量足:號稱腳力無量,堪比聖獸邁步,威震十方;鈞天臂:攤臂可鈞天,殺傷力極強;饕餮口:吞金食玉,汲取食物特性,可食靈鐵、神玉、仙金。
兩神通則為色空玄瞳:瞳中劍,可斬肉身可滅元神,虛實兩態;亂神絕智:乾擾思緒,奴役意誌,乃絕智絕性之術。
另有淩駕九極之外的補天劫手;上窮碧落下臨黃塵,免疫術法,橫擊存在本質,為劫源之術。
此類種種,皆入李昱心海中,讓他霎時通透,劫海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