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事還是問清楚為好,李彥道:“舊怨是指?”
丘英想到丘行恭的所作所為,有些無奈:“我兄長性烈如火,柴青曾被當眾折辱,一直懷恨在心,難以化解。”
“何止是性烈,還生吃人心呢!”
李彥暗暗搖頭。
丘行恭最臭名昭著的事情,莫過於帶兵平叛,為了向太宗表達忠心,當眾挖出叛逆的心肝,血淋淋的吃下去,結果不僅沒有討得歡心,還讓李世民甚是不喜。
這家夥的奇葩操作還有不少,比如和嫡兄爭葬所生之母,得罪的人極多,此時的柴青,應該也是反向人脈之一。
即便如此,李彥並不遲疑,依舊堅定。
內衛之中,他的根基尚淺,丘英無論是對他的恩情,還是身為內衛老人的影響力,支持丘英,都不會有錯。
眼見李彥旗幟分明,丘英也老懷大慰,有了底氣後,精神旺盛不少。
當李彥幫他穿上盔甲,龍行虎步的走出來時,儼然有了七分剛至涼州的雄姿。
這樣的精神麵貌,出現在儒雅端正,儀表堂堂的柴青麵前時,柴青眼中明顯閃過驚訝:“都怪旁人胡言,我竟以為丘兄病重,將不久於人世,此時見丘兄健壯如初,就放心了啊!”
丘英道:“讓柴兄掛念了,我辛苦勞碌,為聖人辦差,不比柴兄在宮中享福啊!”
兩人哈哈大笑,儼然一副老友相逢的場麵,其實恨不得捅死對方。
柴青又看向李彥:“這位就是李六郎吧,少年大才,文武雙全,初入內衛,就能有這般功績,可把長安的才俊都比下去了。”
李彥一絲不苟的行禮:“彥有幸入內衛,隻為報效國家,為上分憂,不敢與長安才俊妄作攀比。”
“哈哈,是我失言了……”
柴青目的沒得逞,隻能笑笑:“既如此,我們出發吧,聖人相招,刻不容緩!”
……
“駕!駕!!”
丘英、柴青、李彥、丘神績一行數騎,雷厲風行,當即從岐州驛館出發。
快馬加鞭,當天晚上,就已趕到了長安。
長安外城,一共有十二座城門。
其中規格最高的,是雄偉壯麗的明德門,有五道門,其他都是三道門。
明德門彆看規格高,其實很少有人走,百姓和官吏進出,一般是走東西兩側的城門。
比如使節團入京,就會走西邊的金光門。
但此行,四人卻是由北麵的芳林門而入。
這座城門,平民百姓是禁入的,因為旁邊就是太極宮內苑,鼎鼎大名的玄武門,也離芳林門不遠。
入了城後,由於現在的李治和武後已經不住在太極宮,眾人又騎馬從太極宮外繞了一圈,才抵達東北角的大明宮。
柴青和丘英都取出千牛備身的銅製魚符,李彥經過搜查,將隨身的鏈子刀取下,經過重重盤查,丘神績則直接被拒之門外。
四去一,在丘神績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的淒然目送下,李彥終於進入大明宮。
目的地,紫宸殿。
紫宸殿是大明宮中的第三大殿,地位僅次於外朝的含元殿,和常朝的宣政殿。
作為內朝殿堂,群臣在這裡朝見皇帝,稱為“入閣”。
李治在這裡召見丘英和李彥,無疑具備著政治意義。
以柴青千牛備身的身份,都是沒資格進去的。
三去一,柴青目送兩人入殿,冷哼一聲,看了看宏偉的大殿,依依不舍的轉身離開。
而李彥和丘英在宮婢的引領下,走入紫宸殿內。
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根根堂柱邊上的宮燈。
一團團光暈在殿內搖曳,一路引向儘頭的台階。
路不長,但這樣走下來,都難保不會生出一股敬畏之情。
等到兩人站定,李彥偷偷往台階上看了一眼,發現上麵沒有龍椅,而是一座巨大的禦幄。
就是一個特彆大的床榻,頭頂籠罩著一層金色的帳幕,垂下薄薄的絲羅,裡麵若隱若現的端坐著兩個人。
一道黃袍身影,一道高髻身影。
兩道目光透過絲羅,高高在上,俯視過來。
李彥的呼吸都不禁一緊,有種見證曆史的奇妙感。
他即將見到的,或許是曆史上最傳奇的一對夫婦了……
絕無僅有的皇帝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