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臉色一囧:“我那日想回內宮,脫下扮鬼的衣衫架子,影子印在窗戶上,被芸娘看到了,嚇得尖叫,我也嚇了一跳,匆匆跑回去了,第二日就聽到無頭宮婢的傳說。”
“果然是道具出了問題,如果隻有一個鬼,我也不會一籌莫展。”
李彥心裡苦笑,就因為這個巧合,造成他破案的難度直線飆升,難以理解凶手的動機。
結果他搜集了三百嫌疑人,卻沒想到真正的作案者,居然是兩個受害者。
怪不得柯南需要限定在三個嫌疑人之內,這種題目都是超綱的。
既然真相大白,太子也不再掩飾真實的心情,來到楊氏的靈位前,徐徐拜下。
李彥看著滿懷悲傷的李弘。
相比起曆代太子,李弘算是很幸福了。
由於身體的虛弱,他得到了皇族常常難以體會到的父慈母愛。
李治九歲時就想讓他監國,結果那時還小的李弘嚇得叫娘娘,武後也立刻把他接去宮中,柔聲安慰。
諸如此類的待遇,後麵幾個孩子,李賢、李顯、李旦乃至太平公主,都沒有享受到。
但偏偏在武敏之的問題上,二聖卻掩蓋事實,放任惡徒。
而太子再抬起頭來,已是淚流滿麵。
編著《瑤山玉彩》的過程中,前麵三位宰相日理萬機,政事繁忙,參與的其實也有限,真正編著並且教導他的,正是楊思儉。
那時還小的太子,對楊思儉極為親近,才有了後來娶他的女兒為妻。
本是好事,結果害了他們父女的性命。
太子乃儲君,關係國本,太子妃被淩辱,相當於皇後被強暴。
這種事情一旦揭發,武敏之是必死無疑,否則大唐皇室就徹底成了笑話。
既然武敏之沒死,目前楊氏的死因,就變成了她自己不願為妃,跳湖自儘,楊思儉則是教女不端,貶官外放。
試想一個老父親,女兒在新婚之前被辱,跳湖自儘,凶手的惡行不僅沒有受到懲戒,真相反被掩蓋,變成了自己教女不端,那該有多絕望。
因此楊思儉被貶官途中,就病重不起,很快憂憤而亡。
李彥身為局外人,都覺得血壓飆升,可想而知太子這些年,心頭有多憤恨。
這病秧子哭著哭著,又劇烈咳嗽起來:“咳咳……咳咳……”
李彥趕緊將他扶起,渡了一口丹元勁氣過去。
太子緩過來,看著靈位嘶聲道:“你受辱而死,楊公憂憤而亡,我明明知道了真相,卻無法聲張,隻能在自己的宮內,私設靈堂,我甚至不能給你供奉水果,因為我沒辦法常常來看你……我好恨……我好恨啊……”
李彥默然。
他起初對貢品起疑,後來才明白,這是因為祭拜者無法常常來這裡,水果供奉後會腐爛,那三牲肉乾味道略顯古怪,也是為了防蟲鼠。
如此也說明這座靈堂,設立的時間已經很久,鬨鬼事件卻是最近發生。
從這個疑點出發,故意對西園表露出厭惡,致使西園罕有人來的太子,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神探狀態下的他,即便不了解曆史上賀蘭敏之的所作所為,或許也會以此為切入點吧……
悲呼之後,太子卻振作精神,來到靈前,一字一句地起誓道:“現在我不再退縮,定要讓真相大白於天下,為你們洗刷冤屈,無論要麵對的是誰,我都不怕!”
要扳倒武敏之,武敏之自己從來不是關鍵,真正重要的,是包庇他罪行的帝後。
尤其是武後!
下一刻,太子妃來到太子身邊,也起誓道:“楊姐姐,我們一定為你討回公道,不惜一切代價!”
“算我一個!”
接下來,李彥毫不遲疑的來到靈位前,祭拜亡者:“楊氏,應有的正義遲到太久,那已經不是正義,我們能做的,隻能是讓惡貫滿盈的凶手,得到應有的下場!”
這是他第一次不靠神探天賦,發現了真相。
一對相愛之人為冤死亡者設置的迷局。
這個真相,相比起前麵兩個案件,既溫馨又悲傷。
但到了這裡,還不算破案。
因為凶手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三人一起對著靈位,許下最鄭重的誓言:
“武敏之,必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