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利用3d建模軟件對排版元素進行立體模擬,從不同角度觀察元素之間的空間關係,進一步優化排版效果,並且將這些3d模擬過程製作成視頻,方便自己回顧和分析。
當最後一筆調整完成,林悅靠在椅背上,長舒了一口氣。電腦屏幕上,那一幅幅凝聚著她智慧與汗水的海報作品,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此刻,她的心中滿是成就感,這不僅僅是一份設計方案,更是她對專業的執著追求與對陳宇公司深深期許的結晶。
她看著屏幕上的作品,回想起這三天的點點滴滴,那些為了一個細節反複修改的時刻,那些靈感枯竭時的焦慮,都化作了此刻的欣慰。
她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這些海報張貼在大街小巷,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
她想象著年輕人看到海報中充滿活力的場景,會對產品產生濃厚的興趣,或許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海報照片並配上熱情洋溢的評論;上班族看到產品便捷的功能展示,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甚至可能會在工作間隙與同事討論產品的實用性;家庭用戶看到產品對生活的便利提升,會心動不已,向家人朋友推薦這款產品。
她甚至在腦海中勾勒出了不同場景下人們看到海報的反應,在繁華的商業街上,行人們被海報吸引,駐足觀看,然後相互交流討論,有人還拿出手機拍照分享,照片可能會在社交平台上獲得大量點讚和轉發;在寫字樓的電梯間裡,上班族們在等待電梯時,被海報上的產品信息所吸引,拿出手機記錄下相關內容,還會和同事交流看法,探討產品是否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在社區的公告欄前,居民們在路過時,被海報上溫馨的家庭場景所打動,對產品的實用性產生好奇,有的還會向鄰居打聽產品的詳情,形成口口相傳的效應。
稍作休息後,林悅又迅速投入到方案整理工作中。她打開文檔,將海報方案以最精美的形式呈現出來。
每一張海報都附上了高清圖片,確保細節完美展現,哪怕是產品上的一個小小圖標、畫麵中的一縷光影,都能清晰可見。
在設計說明部分,她詳細闡述了設計理念。從色彩象征意義,如藍色代表科技的深邃,橙色寓意活力與創新,到排版所遵循的視覺引導原則,再到每一個場景設計背後對產品核心價值的詮釋,都寫得條理清晰、深入淺出。
她還加入了一些調研過程中的小故事和用戶反饋,讓設計說明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
比如,她提到在調研中遇到的一位年輕媽媽,對產品的兒童模式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在海報中突出這一功能,於是她在設計中特彆強化了這一元素。
為了使文檔更加專業、美觀,她還精心選擇了合適的字體和排版格式,使用簡潔明了的標題和段落劃分,讓閱讀體驗更加流暢。
她對比了多種字體,最終選擇了一種簡潔現代又不失親和力的無襯線字體,確保文字在傳達信息的同時,也能與海報的整體風格相呼應。
她還對文檔的頁麵布局進行了精心設計,合理安排圖片和文字的位置,使文檔看起來整潔、美觀。
為了突出重點,她將重要的設計理念和產品優勢用不同的顏色和加粗格式標記,方便閱讀者快速獲取關鍵信息。
她甚至還添加了一些圖表和示意圖,進一步解釋設計思路和產品功能,讓文檔內容更加豐富、直觀。
她製作了色彩搭配比例圖,清晰展示藍色和橙色在海報中的占比;還繪製了排版布局的結構示意圖,標注出各個元素的位置和視覺引導路徑,幫助閱讀者更好地理解她的設計思路。
此外,她還添加了用戶反饋統計圖表,直觀呈現不同用戶群體對海報設計元素的滿意度和建議,並且對這些反饋進行了深度分析,在文檔中闡述了自己根據反饋做出的設計調整以及未來的優化方向。
完成文檔整理後,林悅深吸一口氣,點擊發送,將郵件發給了陳宇。看著屏幕上顯示的
“發送成功”,她的心情瞬間變得複雜起來。她坐在電腦前,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敲擊桌麵,既期待陳宇能立刻看到方案,認可她的努力,又忐忑不安,擔心方案有不足之處,無法達到陳宇的期望。
時間仿佛變得無比漫長,每一秒的等待都讓她的心跳微微加速,她的目光緊緊盯著電腦屏幕,生怕錯過陳宇的任何回複。
她一會兒想象著陳宇看到方案後驚喜的表情,想象他會如何誇讚自己的設計;一會兒又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遺漏了什麼重要的細節,擔心一些不易察覺的小瑕疵會影響整個方案的質量。
內心的波瀾讓她坐立不安,她起身在房間裡踱步,試圖緩解緊張的情緒。
她甚至開始設想陳宇可能提出的問題和修改意見,提前思考應對的方法,不斷在腦海中回顧整個設計過程,試圖找出可能存在的瑕疵。
她想起在設計過程中,對某個場景的人物表情刻畫是否足夠生動,對產品某一功能的展示是否足夠直觀,這些原本自信的設計點,此刻都成了她心中的擔憂。
她還擔心陳宇對色彩搭配或排版布局有不同的看法,畢竟每個人的審美和觀點都存在差異。
她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認可,為陳宇公司的產品推廣帶來積極的影響。
她回憶起與陳宇交流時他對產品的期望,思考著自己的設計是否準確傳達了這些理念,萬一陳宇覺得海報沒有突出產品的某一核心賣點,她該如何改進;又或者陳宇希望在海報中加入新的元素,她要怎樣快速調整方案,既滿足需求又不破壞整體的設計美感。
她還設想了如果陳宇對文檔的格式或內容有特殊要求,她該如何及時響應,確保方案能夠順利通過審核,為產品的宣傳發揮最大的作用。
她甚至提前在腦海中構思了幾個應對陳宇反饋的初步方案,比如如果陳宇覺得色彩太鮮豔,她可以如何調整色調,是降低飽和度還是改變色彩的混合比例;如果認為排版過於複雜,她又該如何簡化元素,是減少圖形數量還是調整文字布局,做到心中有數,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陳宇的回複。
她還設想了陳宇可能會提出一些關於產品定位和市場需求的新觀點,思考著如何將這些觀點融入到設計修改中,讓海報更貼合市場需求和公司戰略,比如若陳宇強調產品要吸引高端商務人士,她可以在設計中增加一些體現品質和專業感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