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聽到這話,立刻吹胡子瞪眼起來。
“好了,您的大聖孫回來了,可以把那幾個難題交給他了。”
朱標立刻笑著岔開話題。
“什麼難題?”
朱雄英放下酒杯,心中已經有了一點猜測。
“貨幣問題,還有大旱的問題。”
朱元璋收起笑容,嚴肅起來,說道:“雖然大明的經濟越來越好,工業技術也已經普及了下去,但是貨幣依舊嚴重不足。”
“全國修路,鐵路,渡輪站,水利,工部和兵仗局的礦產,冶煉,發電廠,軍隊,建橋……等等都是一直在消耗大明財政的,每年都要破款。”
“但是貨幣卻是嚴重不足,不得已的時候,還是用糧食當工錢發下去的。”
“不過大明寶鈔是不能隨便亂印的,已經接近停止發行的程度了,因為回收上來的銅錢已經見底了,全都交給兵仗局融成銅水了。”
“按照書上的經濟學來說,就是咱們大明的資產價值,已經讓貨幣加劇緊縮了。”
“大明寶鈔和銀幣,太值錢了,已經值錢到,很多人不願意拿出來用,更願意用實物交換。”
“雖然能提高咱大明貨幣的價值,但是也有弊端。”
朱元璋說著,繼續道:“大旱的問題也是一直存在的,水利工程這幾年雖然一直在做,但是也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很多省沒有完全完工,光是黃河兩邊的防洪工程就才進行到一大半。”
朱雄英說道:“全部工程沒有換水泥和鋼筋混凝土嗎,特彆是水利工程,一定要用這些材料。”
“已經在替換了,前麵已經做好的工程,又要重新建造,好在有遼北三省的三大平原的糧食在不斷的擴充著國庫。”
朱元璋擦臉擦手,笑道:“所以,咱打算再移民三十萬戶去遼北三省去,把這次大旱受災的一些貧苦人家,沒有田地的人家送過去耕種。”
“三大平原已經給龍門商會去負責了,發工錢就行了。”
朱雄英也是覺得可以,他沒打算什麼都搞國有資產,因為會擾亂市場和經濟。
龍門商會不算國企,隻能算是皇商,但是朱雄英把賺來的錢可是用在國家建設上的,可沒有一毛不拔。
朝廷可以控製一些行業的生產源頭,比如金,銀礦,石油,但是朝廷不能去經營,而隻能批發貨源,交給彆的商人去經營。
除了軍工之外,任何產業都不能有行業壟斷,才能有利於市場發展和經濟上升。
就算是遼北三省的三大平原,都不是朝廷控製的,而是交給商會去商業化,隻不過這些糧食會優先低價賣給糧食儲備司。
當然,鐵路這種是沒辦法的,隻能給工部去經營。
“我到時候會設計一個水壩,和水庫出來的,皇爺爺您放心吧。”
“至於工人問題,我會抓一批人過來做免費的勞工的,管一頓飯就行了,搞一個大明集中營,來建鐵路,和渡輪站。”
“到時候,鐵路,和渡輪在全國鋪開,很多工廠的進度就會加快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