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含元殿內,眾人麵麵相覷。
李治率先有些坐不住了,他連忙朝著自己的女兒道:“你是說,你用的這些方法都是那個新上任的公主家令教導你的?”
武皇後也是有些好奇地看著太平。
那位公主家令走馬上任,可是她親手批複的,隻是她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隨手批複的一個小小家令居然還是個人才。
太平眨了眨眸子,認真地點了點頭:“雖然他囉嗦了一些,但是教導的法子的確是有一些用處的,至少比起弘文館的學士們講解的令人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這話說得旁邊的弘文館的眾學士一臉尷尬。
李治心裡有些震驚,作為大唐的皇帝,他看的比一般人要遠一些。
公主家令不過區區一個八品下的官,於朝堂之上無足輕重,但是卻能引得弘文館的眾多學士博士如此不顧體麵、大驚小怪,足以可見此人的才能。
看來這次他們選拔的家令倒是挺合適的。
為首的孔學士倒是有些激動起來,這位公主家令他是見過的呀,長得倒是挺英俊,隻是沒想到如此年輕,居然能夠在算學之道上有如此造詣。
他捋了捋胡須,苦笑道:“沒想到竟是那位楊家令,果然是後生可畏呀。”"
說完,孔學士隨即朝著太平行了一禮:“還請公主殿下轉告那位楊家令,吾等弘文館學士必將登門拜訪,向他請教算學。”
太平鳳眸眯起,心裡也是有些吃驚。
雖然她對這些老夫子們並沒有太多的尊重,但是她心裡也清楚,這些老頭的學問放眼大唐也是極高的,沒想到連他們也有不懂的東西要向那家夥請教。
即便她剛剛從孔皓等人口中聽到了那些算學之法的重要性,但是楊易的能耐似乎仍然還是超乎了她的想象。
那家夥居然還挺厲害的嘞!
大片的樹林矗立在田埂旁邊。
微風吹過,樹葉簌簌而動,紅色的太陽半露於雲層之中,一縷霞光宛如絲綢一般將天空染紅。
樹林東邊便是一大片好似棋盤一樣整齊的田地,這些都是公主殿下的土地。
楊易作為公主府的家令,自然是要負責田租賦稅的統籌。
“近兩年來,風雨不調,收成不佳?”
楊易看著麵前一群手足無措的佃戶,若有所思。
這些佃戶們第一次見到這位公主府的家令,一個個瑟瑟發抖。
畢竟這可是公主府裡的大官,是他們一輩子也攀不上的貴人。
為首的一個中年男子有些緊張地看著楊易,說道:“回稟楊家令,本來今年是要豐收的,隻是幾個月前大旱了一場,糧食減產了不少,還望楊家令能夠寬容我們一些日子,俺們儘量將租子湊齊,若是湊不齊,小人願意領一家老小和父老鄉親們再去為公主殿下往南邊再開幾畝荒地,以作抵債”
楊易不置可否,轉頭看向紅袖。
“公主殿下給他們每年收多少的租子?”
紅袖對這些了如指掌,畢竟在楊易來之前,她就負責田租征收。
她連忙道:“回稟楊家令,公主殿下一般隻征收三成的租子。”
楊易一愣,心裡了然。
雖然他來大唐不久,但是也知道尋常的貴族收佃戶的租子一般要在五成左右,稍微扒皮一點的甚至能高達六成,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