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見過太子哥哥……”
楊易一怔,若有所思,打量了麵前這位年輕的太子,這位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章懷太子李賢了,史書記載這位太子相貌英俊,才能不凡,是頗為有名的賢太子。
當然,隻是下場不怎麼樣罷了。
他心裡閃過這些念頭,隨即便見到李賢朝太平微微一笑。
“太平倒是越來越漂亮了。”
太平公主抿嘴矜持一笑,露出與平日裡完全不同的優雅高貴。
李賢跟太平打了招呼之後,便朝楊易笑了笑:“這位便是楊家令吧。”
楊易此時也是行了禮。
李賢擺了擺手:“無需多禮……本宮此次前來,正是想要做個和事佬,來濟此前因誤聽讒言,誤會了楊家令,與楊家令在母後麵前起了爭執。”
“事後才知道楊家令乃是為了百姓擔負惡名。來濟心裡慚愧,自責不已……此番跑到關中去參與到賑災事務中了,還請楊家令不要怪罪。”
堂堂太子說這樣的話,楊易自然不會不給太子麵子。
李賢在這裡又寒暄了幾句,隨後朝楊易邀請道:“楊家令日後若有暇,便與太平來我這東宮坐坐。”
說完便翩然離去了。
周圍所見者無不稱讚太子殿下氣度非凡。
能不氣度非凡嗎?
堂堂一個太子居然會為了身邊人親自跑到一個八品下的官員麵前道歉。
如此禮賢下士,可謂賢明。
待到李賢離去之後,太平嘀咕了兩句:“虛偽。”
楊易啞然失笑,雖然他心裡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想要當好太子可不就得這麼虛偽嗎?
不過這位賢太子再如何表現賢明,按照曆史的軌跡,恐怕也是很難當上皇帝的。
片刻之後,李治和武皇後到場。
宴會的氣氛頓時熱鬨起來。
隨著李治一揮手,這場元日大朝會宴會正式開始。
不知道是不是上次被狄仁傑懟出了陰影,這次宴會雖然盛大,卻不顯得鋪張浪費。
酒過三巡,宴會氣氛正酣。
皇族貴胄、新貴外戚、文武百官便紛紛起來,口誦讚頌祝福之詞,向著二聖道新年祝賀。
李治縱然是身體有恙,但仍然是麵帶微笑,武皇後則是始終矜持地笑著,優雅高貴。
皇族外戚、文武百官祝賀之後,便是各國使臣依次上來祝賀,並帶來本國特產作為獻禮,以此彰顯大唐天威。
待到其餘小國們祝賀完畢之後,吐蕃使臣上前。
眾人都清楚前兩日吐蕃使臣提出求親被武皇後予以拒絕了,也知道吐蕃使臣此次送回了大唐大將王孝傑。
如此詭異的行徑,讓不少人將注意力放到這群吐蕃使節上。
讚悉若麵帶微笑,單手撫胸,以吐蕃的禮節行了一禮。
“大唐威加四海,德服萬邦。二聖聖德,昭昭為天下之楷模。吾等攜讚普所贈寶馬百匹,牛皮五千張,藥材兩千斤,特來為二聖祝賀。”
見到吐蕃使臣沒有鬨幺蛾子,李治自然是十分高興。
他大手一揮,正要把這些禮物收了,並且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再賞賜這些吐蕃使者更加豐厚的禮物的時候,讚悉若又忽然拱手道:“除此之外,讚普還有一件事情,想要尋求二聖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