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依舊高興不已,興致勃勃的說道:“但是光靠美國和歐洲的用戶就足夠我們臉書網運營了。”
“不不不。”秦少言反駁了對方的話,“隻有不停的擴張,不停的有新用戶,資本市場才喜歡你,臉書網的擴張腳步不能停下。”
弗雷德有些遺憾,“那我們還需要等多長時間才能上市呢?”
“大概三年吧。”秦少言隨口說道,“我們可以在07年就開始準備,等待08年去納斯達克上市!”
“那一定是非常美妙的畫麵。”弗雷德臉上滿是憧憬之色。
……
相比於歐洲學生的瘋狂高強度上網更新臉書網內容,中國的大學生們每天休息時間都在學習,準備功課,查找資料。
固然是中國的學生們習慣了學習,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上網的工具。
其他國家的學生都帶著筆記本電腦,上網很方便,利用酒店的網線就行。
而對中國大學生來說,筆記本電腦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每台筆記本電腦價值都在兩三萬rb,比台式機貴上好幾倍。
這可比他們手上的相機要貴多了。
這次“國際大學生夏令營”的活動讓他們看到了真實的國外,心中莫名了一種危機感。
每個人都捧著一本中英詞典,努力的查資料,寫心得體會和遊學筆記。
第(2/3)頁
第(3/3)頁
同時,他們還在努力準備下一階段的活動。
根據日程安排,下麵的活動參觀、講座活動已經很少了,更多的是大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還有演講辯論賽等。
這讓中國的大學生們很緊張,他們之前很少接觸過這些活動。
雖然大學裡也有搞過類似社會活動啊,組織個辯論賽,但是國內和國外是不是一樣的,他們心裡沒底。
一時間每個人都惴惴不安,生怕表現不好,給國家和學校丟臉。
然而出乎中國學生意料的是,接下來的社會活動幾乎是毫無難度。
或者說,這些社會活動跟他們想象的不太一樣。
他們在美國的學生帶領下,搞的社會活動有點像是在作秀。
比如環保活動,大家被大巴車拉到海灘上清理垃圾。
中國的學生已經開始認真撿垃圾的時候,美國學生則是在忙著擺造型拍照,當著攝像機的鏡頭發表演講,最後才開始在中國學生旁邊撿垃圾。
當然美國學生也不都是純作秀的廢物,這些精英學生很快就展現出了優秀的演講口才和組織能力,嫻熟的與各種機構打交道,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熟練無比。
比如為街頭無家可歸流浪漢募捐食物,他們能很快的找到讚助企業和機構,並且在食物發放的過程中安排的井井有條。
麵對記者采訪的時候流利的表達觀點,對政治、社會等方麵相關話題談一些看法,並闡述自己的理念和想法。
在募捐的時候他們甚至會展示一些才藝表演,比如小提琴、鋼琴之類的樂器表演來吸引人群關注,然後發表演講進行現場募捐。
中國的大學生隻能跟在後邊,聽從美國學生的安排,乾一些雜活。
似乎這些美國學生看起來都是全才一般。
同樣都是大學生,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對比美國,難道中國的教育體製真的有問題?
學生們陷入了迷茫,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素質教育?
(本章完)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