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追兵後,劉協一行人找到一處更為隱蔽的秘密營地。
營地四周樹木環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翌日。
劉協剛到村口。
一個身著青衫,頭戴方巾,手持書卷的男子便迎了上來。
此人正是陳秀才。
他上下打量著劉協,眉頭緊鎖,搖頭晃腦地說道:
“聽聞閣下欲興複漢室,在下特來一觀。然觀閣下之行徑,似與古之聖賢之道相悖,不知閣下有何高見?”
劉協耐心地解釋道:“秀才有所不知,如今世道紛亂,非循規蹈矩所能匡扶漢室。吾欲……”
“荒謬!”陳秀才不等劉協說完,便打斷道,“古之聖賢……”
他滔滔不絕地引經據典,之乎者也,將劉協的計劃批駁得一無是處。
旁邊圍觀的眾人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李老三撓了撓頭,小聲嘀咕道:“這秀才,怎麼比俺們山大王還囉嗦……”
劉協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不耐。
正要開口,卻見陳秀才突然指著掛在劉協腰部的弓箭,厲聲道:“汝身為漢室之後,不修文德,卻舞刀弄槍,成何體統!”
劉協微微一笑,“秀才所言極是,文德乃治國之本。”
“然秀才可知光武帝劉秀亦是弓馬嫻熟,‘昆陽之戰’以少勝多,豈非文武兼備之典範?”
“而高祖皇帝更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奇謀取勝。”
“今日之亂世,更需靈活變通,方能克敵製勝。”
他頓了頓,聲音更加洪亮。
“我欲效仿先賢,融合古今之長,以現代之法治國,創立新型律法,保障百姓權益,重振漢室雄風!”
劉協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的理念。
從屯田製到均田製,從察舉製到科舉製,將現代管理思想與古代治國方略巧妙結合,聽得陳秀才眉頭漸漸舒展,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
最終,陳秀才長歎一聲,拱手道:“閣下之才,實乃我漢室之幸!在下願追隨左右,效犬馬之勞!”
劉協見陳秀才答應加入,心中一陣欣喜,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這時。
一個身材魁梧,皮膚黝黑,手持鐵錘的漢子走了過來,正是趙鐵匠。
他雙手抱胸,滿臉懷疑地打量著劉協,“俺聽說你要重建漢室,可這曹操勢大,你拿什麼跟他鬥?”
趙鐵匠粗聲粗氣地問道。
劉協耐心地向他解釋了自己的規劃,以及為保護眾人安全所做的準備。
但趙鐵匠依舊猶豫不決,眉頭緊鎖。
見此情景。
劉協深吸一口氣,緩緩運氣。
一股強大的氣場從他身上散發出來,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他施展霸王心經,身形如山嶽般巍峨,眼神如鷹隼般銳利,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油然而生。
趙鐵匠被這股氣勢所震懾。
他終於下定決心,單膝跪地,沉聲道:“俺趙鐵匠,願追隨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隨著趙鐵匠的加入,劉協的隊伍已經超過了二十人。
次日。
秘密營地。
劉協站在營地中央,看著周圍一張張堅毅的麵孔,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
但他有信心,帶領這些人,重振漢室!
劉協環顧四周,沉聲道:“明日,開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