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三點。
利茲聯的訓練照常進行。
但俱樂部官方卻宣布一則爆炸性消息令英倫足壇發生地震!
“利茲聯簽下自由球員羅伊基恩,合同期三年半,周薪兩萬英鎊。”
“紅魔隊長與球隊解約後投奔死敵,這是本世紀曼聯最轟動的背叛!”
“利茲聯終於扳回一局,繼費迪南德與阿蘭史密斯加盟死敵紅魔之後,他們向紅魔隊長羅伊基恩敞開懷抱!”
一石激起千層浪。
沈豪仍然在帶隊訓練。
羅伊基恩簽約後的新聞發布會他都沒有現身。
顯然比起他為何要簽下基恩,基恩為何來利茲聯才是核心。
羅伊基恩麵對滿堂記者顯得從容不迫。
這位曆來姿態強硬彪悍的鐵血前紅魔隊長麵對鏡頭毫無顧忌地公開了他與曼聯的矛盾。
“在曼聯看來,我說了不該說的話,我不應該指出球隊的問題所在,我應該永遠地閉上嘴巴,乖乖地熬到合同期結束然後充滿感動與對曼聯的感激宣布掛靴。
在與曼聯解約前我曾經向弗格森道歉,我後悔了。
是的,我為什麼要道歉?
我真不應該那樣做,我隻是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說了出來,而且我堅定地認為那就是對的。可樂
我與高層最後一次對話,讓我意識到我已經被拋棄,因為我沒有從孩童時期就穿上紅魔的球衣,沒有跟一群小孩去贏得那讓他們能驕傲地告訴全世界他們培養出了一支92年贏得了青年足總杯的天才球隊。
滑稽,可笑,也許在上世紀90年代,曼聯就是英超的代言。
但時代在變化。
對手在不斷變強,這已經不是曼聯與阿森納爭冠的時代。
可他們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與足球無關的事情上。
如果你們要問我為何加入利茲聯,因為我要證明自己沒有錯,如果我去了切爾西,阿森納,人們隻會說我沾了他們的光。
雖然這麼說會讓利茲聯球迷不舒服,但利茲聯從未贏得過聯賽冠軍,可是我在這裡看到了希望,而我願意在這裡發揮我的經驗與能力,一起去實現整個俱樂部所追逐的夢想。”
羅伊基恩說完之後就起身離去。
沒有給記者提問的機會。
他需要對外界有一個交代。
但不代表他必須滿足記者所有的好奇心。
哪怕訓練快結束了。
基恩還是換上球衣加入到了訓練的隊伍中。
基恩對利茲聯的訓練氛圍首先感到滿意。
每個人都在做自己應做的事情,認真投入,全力以赴。
而這個時候,艦隊街所有頭條都是關於基恩投奔利茲聯的新聞。
曼聯球迷震驚,憤怒,抓狂!
他們組織起了活動,一起燒掉所藏有基恩的球衣。
叫囂著要將基恩從曼聯隊史抹去!
弗格森沒有對外接受采訪。
艦隊街同樣好奇基恩對曼聯的控訴,相當於狠狠背刺,是否屬實。
他們需要一個回應。
基本上大家心裡麵都認定這不會是假的。
曼聯又不是沒這個傳統。
就過去幾年,貝克漢姆和斯塔姆便是前車之鑒。
利茲聯球迷則被突然新聞搞得一臉懵逼。
他們突然間多了一位中場球員。
而這位中場球員在過去一直讓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沒什麼特彆的原因,單純因為基恩是紅魔隊長。
現在卻成了他們的球員。
大家一時間腦子都轉不過來彎。
也許,沒有多少人會去購買基恩的球衣。
可是,大家隻要一想到曼聯顏麵掃地,這就讓他們感到很痛快。
基恩的加盟會帶來一定積極的效應。
但更多是能滿足球迷們對死敵的報複心理。
沈豪對基恩還是比較滿意。
34歲。
160的能力,171的潛力。
儘管9798賽季曾經重傷。
但在隨後幾年卻恢複過來,一直處於英超頂級後腰行列。
精神屬性加分很高。
特彆是他的侵略性數值,直接拉滿,比西蒙尼還高一點。
沈豪還是希望能夠給基恩使用一個傷病清除卷軸。
新賽季以來他積攢的積分還沒有使用。
升入英超之後,每場比賽的積分獎勵要多了一些。
差不多平均5場勝利就能夠攢夠1000積分。
所以現在他能抽獎三次。
全部用掉。
結果
全都是增加體力的卷軸。
15的兩個,20的一個。
沈豪也不失望。
基恩畢竟和去年的傑米雷德克納普相似,都需要等到1月1日球隊為他報名注冊後才能代表球隊登場作戰。
目前就把這些體力卷軸用在裡貝裡,西蒙尼,裡瓦爾多身上。
賽程密集,對主力的體能肯定是一個考驗。
訓練結束之後他召開了賽前準備會。
基恩無法登場卻也參加。
沈豪的賽前部署令他久違地好似回到了年輕球員的時代。
因為近些年來曼聯的成熟已經讓他們的賽前備戰變得內容極少。
弗格森很多時候就是甩手掌櫃。
訓練由助教全權負責。
實際上弗格森隻負責對團隊精神氣質和紀律的把關,以及賽前人員名單製定以及臨場指揮。
當球隊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確實不需要看對手的臉色。
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那麼他們將無堅不摧。
曼聯一度在英超就是這樣的狀態。
研究對手?
沒那個必要。
像他們跟誰打都是熟麵孔,難道還不知道對手的風格和球員底細嗎?
利茲聯不同。
重返英超,對環境的適應以及對對手的研究都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
大家認真聆聽,這種氛圍讓基恩也能感受到每個球員的投入。
哪怕他不能出場,也聚精會神的聆聽。
很難有球員不對沈豪感到好奇。
而沈豪言簡意賅的賽前戰術部署,核心重點與局部細節條理清晰,對比賽整體脈絡的預見也許會被證偽,至少不是摸黑前行。
待賽前準備會結束之後,沈豪出席賽前新聞發布會。
明天球隊做客挑戰樸茨茅斯。
原本不會帶來多少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