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戰團長》最新章節。
隨著飛船和後土星的距離越來越近,那顆璀璨火熱的黃白色軒轅星也在視界中變得愈發清晰。明亮的光芒穿過環繞著它的一圈圈巨大的太陽能帆板,照射在宇宙中的一粒小小飛舟之上。
“我的天呐。”繆蕾的雙手貼在舷窗之上,雙眼直直地朝著軒轅星看去。
明明天文望遠鏡就在一旁靜靜地立著,她不知是忘記了還是固執地要用雙眼去感受這份震撼,好在伽利略號的舷窗有著高等級的濾光和防輻射功能,讓用肉眼直視這顆f6級主序星的行為變得不那麼像在找死。
緩緩遊動繞轉的戴森雲有著嵌套的數層結構,它的最中心是太陽能帆板組成的陰陽魚圖案。
陰陽魚的外層,依次是以洛書、河圖、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為形建造的太陽能帆板。在太空漆黑的幕布下,一幅恒星尺度的太極八卦圖高懸其中。
位於陰魚眼的軒轅星毫不吝嗇地播撒著它噴薄的能量,發出的奪目光芒輕而易舉地讓比它大得多的宇宙人造奇觀淪為陪襯。
“那是軒轅星的戴森雲嗎?這也太大了!”繆蕾感歎道,“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戴森雲,恒星和戴森雲裝置的位置也不是同心圓式分布的,這真有趣。軒轅星的戴森雲建造成這種結構是基於什麼特殊的能源轉換效率理論嗎?”
繆蕾以前在星網上見過軒轅星被戴森雲包裹起來的照片,但照片上冰冷客觀的比例尺卻永遠無法傳達出身臨其下親眼見證時的那種震撼感。
姒雅的父親就是後土星人,在她年紀還小的時候也曾多次往返長安星和後土星,對這片恒星係並不陌生。
“……不。”勉強也能算是半個本地人的姒雅覺得事實有些難以啟齒,掙紮了一番她還是如實開口,“基於對恒星能源的收集和利用,自然是不必建成這個樣子的,它的立體結構在考慮工程應用的基礎上,納入了更多文化和藝術上的考量。”
本地人對這種並不具有明顯效率優勢的巨型基礎設施,有個更促狹的說法——“宇宙級麵子工程”。
繆蕾倒是表現得很理解這種做法,聳了聳肩,說:“造一個巨構來紀念一些人或事的做法很常見,何況這也不是隻有觀賞功能的雕像,在建造能源基礎設施的同時加入了象征性的設計元素以滿足星球人民的精神需求,這簡直是一舉兩得嘛。”
“比如——”
繆蕾看向褚西雲。
後者接收到暗示,聊起了自己的家鄉:“我們維列斯恒星係的戴森雲,就是由紅色的五角星和麥穗形狀的金色環繞帶組成的,這個偉大的作品還有個響亮的名字。”
“——《紅星照耀寰宇》。”繆蕾和褚西雲異口同聲道,那種刻在骨子裡的與有榮焉和驕傲自然地流淌在她們臉上。
這個位於共和國邊陲、由五個恒星係組成的地方經濟共同體——維列斯聯盟,在千年前克服萬難,成功構建了康米主義社會製度,且維係至今,成為了共和國境內首個存係千年之久的康米主義製度地方聯合政府。
“它很壯觀,即使它的構型簡易而質樸,卻依舊有著直擊靈魂的震撼。或許是因為,我們中的很多人,仍然期待著,康米主義思潮遍布共和國璀璨星圖上每一個光點的那一天到來。”
姒雅在全息電影中見過維列斯星係的戴森雲,那是部紀念維列斯整合運動的紀實電影,和維列斯的戴森雲同名,也叫《紅星照耀寰宇》。
她回憶著那座巨構的形態,和它帶給她的感受,如此說道。
物質生產的極大豐富在部分星球上已經實現,但它們仍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至多,也就是掌握的多寡不同罷了。
康米主義理想仍然是人類社會中最為崇高的理想,它的道路沒有錯,即使再花上一萬年。
陰陽魚中光與暗的分界線,是源於一種叫做“圭表”的古老天文儀器,使用它在地球的北回歸線上進行測量日影長度時,它的遊表和定表在一年中正午影子走過的連線。光與暗劃分了陰陽,也劃分了地球一個公轉周期中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兩個時間段。
約十個千年前,後土星政府在決定為軒轅星建造戴森雲時,太極八卦圖方案在一萬個候選方案中脫穎而出,在人民公投票選時,得到了七十億的選票。而這個最後呈現的太極八卦圖也根據後土星在軒轅係的實際日影軌跡和節氣做了調整。
在不知道幾十個千年前,在那遙遠的地球母星,人類先民對於宇宙的思考和認識在這巨大的時間跨度和空間跨度上被完整地傳承下來,讓後世數以億計的人類,得以窺視這偉大啟蒙的一隅。
也恰如那人類還在刀耕火種時代就誕生的偉大理想萌芽,穿梭千年,星火未滅。
兩種不同形態的戴森雲,書寫著人類文明兩種最究極的浪漫。
繆蕾那雙真誠的眼睛凝視著姒雅:“前幾天西雲教會我了個成語,叫傾蓋如故。今天用在你我之間,我覺得也恰如其分。”
這是很高的評價,倒讓姒雅有點兒不好意思起來。
“能和你們分到一個艙室,這緣分也著實讓我覺得幸運極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