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修仙》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武陟一眾官員日子不好過,明末在中原做官實在不是什麼好差事,彆人說十年前政府十萬雪花銀,這話倒也不假,可還有一句有命賺沒命花。
此時的中原官員大抵就是這種狀態,明朝的文武官員都有守土職責,賊勢滔滔,多少官員被砍了腦袋,被千刀萬剮。
憤怒的農民軍早就失去了理智,最喜歡就是殺官搶糧。
寧安莊被賊寇圍攻的消息傳到武陟,城中的大小官員就惶惶不可終日。
貓在城裡麵,連探子都不敢派出,生怕引起賊人不滿,順帶手滅了他們,直到昨天下午才派出探子,可謂是小心翼翼。
探子遲了一日,消息傳來就已經是第三天了。得到寧安莊非但沒有被滅,還反殺賊兵一千六的結果,一群食腐動物就目瞪口呆了。
“如此戰力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縣令從驚恐中清醒,有些沮喪,有能打的下屬,他是開心的,可自己的地盤出了一個能打的,卻不是自己的下屬就麻煩了。
再說王寧之前立下不少功勳,可都被他悄無聲息的上報了,如今可謂是騎虎難下了,要是王寧知道,鬨不好就會被反噬的。
“我覺著不需要太早下結論,廣武吃了如此大虧必定報複,知縣大人可以先將任命交於他,順便給些支援,比如火炮。”
知縣頓時就愣住了,接著似乎有了一絲明悟。
“不錯,廣武報複之前任命,我可就算與他有恩了,再送上火炮可就大恩,若是能活下來也算是我的人了。”
一旁的師爺連連點頭,這就是小本投資,火炮他武陟用得上嗎?一群坐吃等死的二流子,根本不會使用這種大炮,火銃都射不準的貨色,指望不上。
“大人睿智,那些火炮雖然不少,可城中那些兵卒根本不會用,送給寧安莊可就是恩情了,以後縣裡麵有事,他可不好拒絕了。”
縣令大喜,連連點頭。
“說的不錯,立刻讓人準備一番,將城樓上的火炮送去。”
驚恐不安的可不單單是武陟,廣武山此刻也是驚恐萬分,寧安莊本是他們吃進嘴的鴨子,結果給飛了,還順便在他們嘴裡麵拉了一坨,這可就惡心人了。
“大王,這事決不能算了,我建議立刻點齊兵馬殺過去。”
“沒錯,要是不滅掉寧安莊,我們可就要成為笑話了,周邊還有誰會怕我們?”
賊人勢大的勢就是人多勢眾,一旦被打敗不敢報複,他們的聲譽就毀了,一個村子都拿不下誰願意投靠,估計這種勢力是三日餓九頓的勢力。
一旦這名聲坐實,恐怕廣武山就真的離滅亡不遠了,官軍也會當他們是軟柿子。滅了好交差不是?
“好,留下兩百人守住寨子,其餘全部出兵,我要讓所有人知道,得罪廣武山是要千刀萬剮的。”
“大王英明,我等立刻去準備。”
廣武王輕輕點頭,眼睛之中除了仇恨還有貪婪,寧安莊可是富得流油啊!
蝗蟲可以食用的消息已經無人不知,周圍村落早就沒了做賊人的念想,這年頭有口吃的誰願意腦袋彆在褲腰帶上不是。
這幾日廣武山賊寇也不好過,昨日陸陸續續有十幾人逃走,前日更多,要是再沒有更好的去處,恐怕就要散夥了。
必須找一個更加好的地盤,還需要有足夠的糧食。
寧安莊以前瞧不上,如今倒是非常好的地方,作為賊窩完全可以的。
廣武王也知道,這一次之後很難再有大批投奔者,想要生存就必須找到更好的地方,留在山裡遲早被餓死,除非他們一直打家劫舍,可這個做法一樣有風險的,那就是一旦損失太大,就會被官軍逮到機會乾掉。
“兩百人看守住地窖應該沒有問題,隻要這些匠人在,我們就不怕。”
流寇將匠人當成口糧,可山賊卻不然,他們非常重視匠人,雖然是階下囚卻不會拿去做炮灰,囚禁起來,逼迫他們打造武器。
廣武山上的賊人可不是流寇而是山賊,起事比高迎祥都要早,與高迎祥那種流竄不一樣,廣武山一直就是山大王發展模式。
高迎祥鬨洛陽時,廣武山狠狠的發了一筆,從此一躍成為了周圍百裡最大的賊。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