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田豹子也是個體麵人,臨走時,將分給他的鐵甲長矛都留了下來。
李躍隻能一聲長歎,人各有誌,不能強求。
除了盜賊們,陸陸續續有七八百人逃離黑雲山,隻是第一步就遇到這麼大的阻力。
李躍沒有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要走的人終究要走,他們的心思從一開始就不在黑雲山,隻不過沒有更好的去處,暫時棲身在此罷了。
留下來的人反而更齊心一些。
李躍也搬進軍營中,與戰兵一起睡大通鋪。
一來,時時了解他們在想什麼。
二來,加強與他們的感情。
好不容易將大小頭領弄上北山了,這個時候不挖牆角更待何時?
不僅睡在一起,戰兵們吃什麼,他就吃什麼。
這一點薄武做不到,魏山也做不到。
不過李躍並沒完全跟戰兵們混的太熟,上位者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威嚴,不然脾性被人摸透,也就不好掌控了。
以前山上的部眾,建製非常混亂,大頭領帶著小頭領,小頭領帶著親信,廝殺時一擁而上,全憑血氣之勇,要麼弄死敵人,要麼被敵人弄死。
南山之戰,這個弱點暴露無遺。
如果不是大雨,加上崔瑾的疑兵之計,誰勝誰敗,猶未可知。
李躍也不客氣,既然步子已經邁出去了,不妨邁大一些。
提拔一些麵相忠厚、正麵有傷之人為伍長、什長、都伯、屯將。
兩伍一什,五什一隊,兩隊一屯,五屯一曲。
晉承魏製,前趙和後趙用的都是魏晉中軍加外鎮的模式,不說有多先進,但既然存在了兩百多年,說明有一定的合理性,是適應戰場發展的。
到了曲長這一級,下轄五百人,屬於中層軍官,除了武力,還需要一定的頭腦。
山上戰兵總共沒到三千,曲長的權力太大,李躍暫時擱置,等待以後培養出親信再說。
李躍自稱將軍,掌山上軍權,魏山提為左司馬,崔瑾為右司馬,周牽為長史。
最不好安置的是薄武,思來想去,給了弄了個模棱兩可的統領。
其他的一些小頭領,有能力的為屯長,沒能力的退居二線,跟著周牽處理山上的民務。
頭領們滿不滿意,李躍不知道,但在這些被提拔上來的伍長。什長、都伯異常感激。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改編剛剛完成,就有人興風作浪了。
動了彆人的利益,彆人當然不滿意。
以前他們好歹是個頭頭,吃香的喝辣的,現在部眾被剝奪,成了中下級軍官,當然不滿。
十幾人在軍營裡麵打砸,還破口大罵,“天殺的,我馬春在黑雲山八年,鞍前馬後,憑什麼隻是一個都伯?”
“他娘的李躍毛都沒長齊,也敢在你大父我頭上動土?”
一聲聲越罵越帶勁兒。
馬春此人李躍知道,是魏山的部下,乞活軍的老人,不僅作戰悍勇,為人也是出了名的剽悍。
他出來鬨事,李躍就不得不思考是不是魏山或者薄武在背後指使。
往深處想,又似乎不可能。
如果是薄武在暗中拆台,當日就沒必要將寨主之位讓給自己。
如果是魏山,大概不會躲在暗處指使彆人,會親自出來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