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長的將領咽下了後半句,低頭細看拓跋珪手中烏木令,臉上浮現出一抹複雜神情。
他低聲對士卒們斥道:
“彆愣著,先聽命行事!”
當場軍中,靜默在數十人的心中壓了一陣,但更多的人目光轉向屍體時逐漸流露出微妙解脫。
他們噤若寒蟬的氣氛竟在片刻間鬆弛了下來——爾朱罕暴怒的威壓終於隨著屍首一分為二而散失。
“軍師拓跋珪人我們卻信得過!也是留命不究咱這糧草事……你懂!”
有人終於在一名小頭目帶領下竊竊說道。
很快,眾人半是慶幸半是畏懼,紛紛伏地承諾聽命。
“我等願遵軍師令,全力複命!”一波聲浪接著一波。
拓跋珪滿意地輕輕點頭,隨即淡冷地擺手:
“那就即刻拔營,朝西方行進!”
言罷,他在寂然無聲間轉身離去,血腥味如藏鋒,隱隱席卷軍改之路。
緊接著,燃燒的刮風草餘香還撕扯著夜空,但隊伍已迅疾穿流隱動如獵者。
他再回頭時目光越過了身旁集結消失——直到遙遠火場點已變微光
東海縣。
三日後的陽光灑在殘垣斷壁上,灰塵在光柱中飛舞,空氣中彌漫著磚石和泥土的氣味。
房屋倒塌,街道破損,東海縣如同一個傷痕累累的老人,在努力地喘息著。
街道上人來人往,一片忙碌的景象。百姓們扛著木料,搬運石塊,修補著被韃靼鐵騎蹂躪過的家園。
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衫,臉上卻洋溢著劫後餘生的喜悅。
“王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爺啊!要不是他,咱們東海縣早就被韃子踏平了!”
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
“是啊是啊,王大人英明神武,力挽狂瀾,真是我東海縣的福星!”
另一個尖細的聲音附和道。
阿依古麗頭戴一頂寬大的鬥笠,遮住了大半張臉,隻露出線條優美的下巴和一抹似笑非笑的紅唇。
她緩步走在重建的街道上,聽著周圍百姓對縣令王奮的溢美之詞,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弧度。
“公主,您笑什麼?”
阿依古麗身旁,一個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的侍從低聲問道。
他叫大胡子,是阿依古麗的貼身侍衛,忠心耿耿,力大無窮,就是腦子不太靈光。
阿依古麗停下腳步,目光掃過周圍忙碌的人群,語氣中帶著嘲弄:
“你覺得,就憑王奮那草包,能擊退韃靼大軍?”
大胡子撓了撓頭,一臉疑惑:
“可……可大家夥都這麼說啊。要不是王大人,咱們東海縣……”
阿依古麗冷笑一聲,打斷了他的話:
“王奮是什麼德行,你跟了我這麼久,還不清楚?貪財好色,欺軟怕硬,真要韃子兵臨城下,他第一個跑路還來不及呢!”
大胡子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對啊!那王大人平時連隻雞都不敢殺,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