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伐蜀之前,中軍諸營也沒少欺辱雍涼軍,現在大將軍戰敗,郭淮得勢,雍涼軍加倍奉還!”周煜沉聲道。
楊崢一陣無語。
“依屬下觀之,不日之內,大軍將要各歸轄地,不知將軍有何打算?”令狐盛道。
楊崢略作思索道:“我等都是中軍,當然是要回洛陽。”
令狐盛雙眼泛著異樣的光彩,“恕屬下直言,將軍雖是曹氏部曲,但大將軍乃得魚忘筌之輩,不會顧念舊情,身邊有鄧颺、丁謐、何晏等輩,將軍定不會受重用。”
涉及這些東西,張特和周煜就插不上話了。
曹爽這個人靠不住,楊崢早就知道。
其實他對未來隻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並不知道怎麼辦。
而在這個世家大族的時代,自己又能怎麼辦?
無非是擁有些實力或者勢力,以求在即將到來的大變動中自保。
部曲將之上是千人將,亦即都尉,自己這出身,沒有曹爽照拂,能爬到都尉也就到底了。
但關鍵曹爽不給力啊,似乎他對自己的便宜老父頗有怨言。
“若屬下所料不差,此番戰敗,十年之內,大將軍必有禍事!”令狐盛語出驚人。
楊崢依稀記得興勢之戰後,五六年左右,司馬懿就發動了高平陵之變。
到底是五年還是六年,就不太清楚了。
興勢之戰後,預測出曹爽倒台的很多,連龐會都想著跳槽了。
而曹爽經此大敗,再無進取心,專權亂政,沉迷享受。
其實一開始楊崢對曹爽抱有期待,憑借兩人的關係,成為他真正的心腹,出謀劃策,鬥贏司馬懿不太可能,熬死他倒是有可能,至少不會出現高平陵之變。
但轉念一想,自己太想當然了。
曆史上高平陵之變時,不知有多少人提醒過曹爽,全都置若罔聞。
即便司馬懿發動政變,控製洛陽和郭太後。
曹爽手上的牌麵依舊比司馬懿多,手上捏著皇帝,有兵有將,四方忠於曹魏的大有人在。
洛陽裡的朝臣也不全站在司馬懿這邊。
但曹爽還是選擇投降……
爛泥永遠扶不上牆。
跟著他,隻能一起掉坑裡。
而且想擠進他的心腹圈,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令狐盛道:“屬下以為,將軍不可回洛陽,大將軍遲早敗亡,必會連累將軍。”
楊崢點頭道:“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我早有請求外任之心,不過此事不宜操之過急,我先向夏侯都督請求留在武功。”
城內的傷兵,彆人看不上,楊崢視若珍寶。
隻不過頭頂有郭淮這尊大神壓著,實在不敢動彈。
令狐盛稍作沉吟之後道:“我等都是中軍,想留在武功怕是不易。”
沒有一個正當理由,彆人肯定會懷疑用心。
楊崢思索之後,笑道:“此事容易,武功不是瘟疫爆發嗎?我裝作病發即可。”
自己若感染瘟疫,難道曹爽還會把自己抬回長安救治?
或者夏侯玄對自己不離不棄?
令狐盛眼神一亮,“將軍智計無雙。”
這話楊崢也隻聽聽而已。
張特、周煜互看一眼,齊聲道:“我二人願誓死追隨將軍!”
這種談話讓他們參與,就是沒把他們當外人。
兩人都是底層出身,若沒有楊崢的提拔,沒有特殊際遇,恐怕一輩子都動不了。
“崢與諸位砥礪前行!”楊崢鄭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