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清明節,清明時節的雨絲斜斜地飄著,玻璃門上的銅鈴突然發出急促的聲響。一個穿灰呢大衣的中年男人撞進工作室,袖口沾著機油,手指關節粗大如老樹根,渾身散發著金屬切削液的刺鼻味道。
“陳、陳大師“他摘下鴨舌帽,露出斑白的鬢角,“陳大師我聽聞你特彆厲害,救了我朋友的公司,你也救救我啊!我廠子要完了“
陳默注意到他皮鞋後跟磨得發亮,褲腳還沾著鐵屑——這是典型的老派實業家。紫砂壺嘴騰起的熱氣在兩人之間氤氳,坐下來說說。
中年大叔說道:我聽建財老哥說了,你拯救了他的公司,還為他創立分公司真的很厲害。
我保持微笑,在測字心鑒有一句話說:沉默保持微笑,給他人一種鎮定安神之作用,做一個心理的聆聽者。
原來大叔的工廠由於跟不上時代,已經逐漸被淘汰,現在他這個老板也快乾部下去了。
我說道:你寫個字吧。
大叔拿上宣紙馬不停蹄的就寫下一個七字。我看完後眉頭緊鎖
“七字如刀,破而後立。“陳默的狼毫筆尖懸在字上,“您這工廠,可是經營到第七年了?“
男人渾身一震,茶盞在手中輕顫:“您怎麼知道?“
我慢慢說道:當你寫七字的時候,你很快就寫下來了,那麼這個七代表了一個重要性,通常會有些人思索半天才寫,而你是馬不停蹄,那麼這個七字結合你剛才說的工廠的事情,必然是第七個年頭。
男人大驚失色:陳大師果真是有真功夫的,怪不得連建財都誇你
我隻是點了點頭,繼續開口道:“逢七必變,是天道。“陳默蘸墨在“七“字右下方補了筆,“您看,這像不像北字右半?該往新能源轉型了。“
男人盯著那個突然成型的“北“字,突然想起上周在展會上見過的鋰電池模組。那些銀白色的金屬殼,像極了他年輕時打磨的第一批螺絲釘。
你知道嗎,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生萬物,逢七必變,九九歸一,這裡的七字是即將要變化的,所以你測七字,必然是有變數了,“?變”?就是改變的意思,?也就是說,當一些事情與其發生關係的時候,事情的發展軌跡有了?新的變化。?“逢七必變”出自於《周易》,易經的思維,一為太極為初始,二為陰陽,為雄雌,三為陰陽所生,就是後代,無數的陰陽和他們的後代就構成了萬物。《易經》中認為,萬事萬物都會經曆六個階段,這?六?個?階段對應《易經》的六爻,此之謂圓滿。而七的出現,則意味著出現了變故,在古人的思想裡,“七“就是一個玄數、變數。所以人們希望六六大順,而六步走完就又?進入到?新?的?變化,?因此也?就?有?了?“?逢七必變”?的?說法。並且中國也有周一到周日七天一個輪回,還有你一張紙你對折無論如何也對折不了八次,相信看到這句話的讀者已經開始嘗試了吧,對不起我準確的告訴你,對折不了。
男人聽後,覺得甚是有道理,心中做出覺得,準備轉型做新能源,殊不知這個決定改變了一生,果然是逢七生變!
深夜的廠房裡,男人蹲在生鏽的機床前。手機屏幕亮著陳默的微信:“七次對折是極限,但第八次突破會怎樣?“他摸出口袋裡的生產報表,開始對折等對著到第七次時紙麵已然堅硬如鐵——正如他固守的傳統工藝,無論如何都對折不下去了,數月後的奠基儀式上,男人握著鋰電切割機的啟動杆。陳默送的桃木鎮紙擺在台中央,刻著“破繭成蝶“的篆字。當第一片太陽能板在晨曦中展開時,他想起那晚對折七次的報表,終於明白陳默說的“第八次是新生“。
“這是我們第七次轉型。“男人在鎂光燈下舉起香檳杯,“也是第一次重生。“
廠房辦公室,男人將新寫的“七“字裱進相框。智能車間的機械臂正在組裝電池模組,流水線的節奏像極了《周易》六爻的韻律。手機震動,是陳默發來的照片:當年那張對折七次的報表,正被疊成紙飛機懸在新能源展館的穹頂。
“第七次不是終點,是躍遷的跳板。“男人在朋友圈寫道,配圖是車間牆上的《易經》卦象圖。十年前的老員工紛紛點讚,那些曾經質疑他瘋了的眼神,此刻都化作流水線上的綠色指示燈。
默然測字工作室的檀香爐升起新煙,陳默摩挲著男人送來的鈦合金“七“字模型。雨水在玻璃窗上蜿蜒成卦象,恍惚間又見那個雨夜衝進來的身影。如今男人事業有成,在夕陽下泛著金屬光澤,恰似當年宣紙上暈開的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