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世開辟修仙路》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設計完成調控天象的陣法,築基期的考核也才隻是完成了一小部分。
要知道,整個考核要求的內容遠不止氣象這一點,而是涵蓋了從大氣到地殼上方的整個地表的。
行雲布雨,隻不過是這考核之中最為簡單的一項內容。
畢竟風雲雨雪雖然變化莫測,但實際上調用起來,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能量,能夠飄在大氣層麵的物件,本身的質量就高不到哪兒去。
但剩下的事兒那可就麻煩多了。
無論是趕山填海,還是江河易道,想要做到那都是實打實的需要投入大把的能量的。
本身質量就擺在那兒,而且涉及到山川和河流之類的地勢,想要改變起來遠沒有那麼簡單。
並不是直接在虛擬的模型上一劃,整座山就能按著心意重塑外形的。
即使讓李行空自己動手,他也隻能動用大法力去操作,更彆說利用陣法了。
這是一項非常大的工程,絕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定的,即使是以李行空現在的實力,乾起來也不是很輕鬆的。
好在係統的這考核隻是說明了要能夠做到這樣的能力,並沒有給一個時間限製。
這也就給了李行空可操作的餘地。
要知道,有一句話說的非常有道理:
山是漫長地質年代裡變化極其緩慢的浪。
本身無論是山還是水,一直就處於變化之中,隻不過是因為它本身的變化太慢,人生又太短暫,這才沒法注意到它的變化。
而李行空的入手點就隻能從這山水之間的運動之中著手。
地質的漫長演變,其能量來源,一個是來自於地星的轉動,另一個,則來自於地星自身的能量,雖然這能量看起來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不是很大,但實際上它的實力可不容小覷。
地殼的運動,山海的出現,都和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要知道,地星上大陸原本可是一整塊,能分化為今天的七大洲,本身就來源於地質的變動。
所以這第二項,對於地表的重塑調整,李行空便準備借用地殼內部運動的能量來支撐陣法的運轉。
而這陣法也不是直接憑空重塑整個大陸的地形,將整個世界當成橡皮泥一樣捏出來,而是利用預設好的地形模式,引到地質變動向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變化。
這陣法就相當於提前鑄好了一個模具,然後將整個地星的地表放在了這模具之中,利用它自身不斷運動的特性,讓整塊地表在不斷的運動之中,自行磨合,最終轉化為模具的摸樣。
這注定不會是一個短時間能夠看到成效的陣法,但有了它在,整個地星的地殼運動都能被利用起來,實現所謂的山河重塑。
也許需要幾百年,也許是幾千年,不過隻要這個陣法存在,整個地星的地表就會按照陣法的預設轉變,這也算是一種山河重塑的法子了。
對於整個地星整體的重塑,基本上便是這樣的一個思路,而對於具體到某個局部地區的地形改造,那就可以粗暴一些了。
大範圍的地址改造沒有那個條件,但小範圍的改動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