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翁與胡之瓊對視。
西二弄上人儘皆知,胡之瓊著實是個老好人。
幾年前他帶著家小搬至此處,跟那些偏遠鄉下進城的漢子沒什麼兩樣,以至於去何處打水買菜倒垃圾這些日常小事,都是慢慢習得的。
要知道他甚至還識幾個字!
弄口那個同月搬來,連自個兒名字都認不全的少年,一兩天就摸清了城裡生活的要領,現下都已經混進酒樓當學徒了。
在眾多土著居民樸素的認知中,凡是能從城外進來,躋身這裡的,都有兩把刷子,或是有個比旁人轉的更快的頭腦。不然憑甚是他,而不是他那些呆在鄉間的親眷友鄰呢?
坊裡閒漢招惹打趣他,做工的無良東家克扣他工錢,走街串巷的賣貨郎獨獨給他報個高點的價格,他都不生氣,更不會找彆人的麻煩。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他遇著的事多了,可不就是增長了智慧?
街坊們才不這麼覺得,他們沒有這樣的好心態,隻會背地裡批評這家人好騙。
但非要他們說出對方的缺點……唉,除了傻一點之外,品行倒也還行。
胡之瓊就在一個又一個坎,以及看不過眼的鄰居若有似無的提點中,成長為一個四麵周全的和善人。
不論什麼場麵總是足夠溫和,稱得上有一些圓滑,街坊們都難得一見他失態的時刻。
然而就如同利益至上的人,也會發出永不背叛家人的誓言一樣,胡之瓊再是個老好人,一家人都險些遇難,難免胸中激憤。
他本欲衝上去與房東對峙,被周遭的坊丁和胥吏攔住。在街坊的拉扯和家人的呼喚下,胡之瓊強壓怒火,雙目通紅地盯著眼前的人。
阿譽拉住了他顫抖的手。
胡之瓊終於獲得了一些力氣。
他滿麵寒霜,厲聲質問房東,“李翁賃屋與我,我心懷感激。然我一家人微言輕,李翁為何縱火燒我妻兒!”
李翁被捉住後,那雙渾濁的眼珠沉沉如一潭死水,此時聞言,終於定睛對上胡之瓊。
他看了胡之瓊一會兒,沒有回答,反倒輕輕嗤笑了一聲。
李翁也在顫抖。
但他不是憤怒的顫抖,亦不是被抓住後怕的顫抖。他眼神幽幽飄忽幾下,掠過眾人的麵容。
李翁年過五十,靠著族中傳下來幾間舊屋收租子,倒能讓他勉強做個富家翁。
作為這條街上的富貴閒人,又兼著半條街的房東,頗受周遭街坊們的擁戴。再過個十年八年,說不得還能成為坊裡的耆老。畢竟他這樣知書達理的老人家可不多了,單說玉塘橋一帶,沒一個能比得上他。當年他可是習過舉業的。
李翁從小被家人寄予厚望,誰知年歲漸長,進學多年,一直未嘗勝果。他求官無門又屢試不第,已然成了一塊心病。
李翁自知是個小心眼的人,即便對街坊們多有幫扶,心裡也不大見得鄰裡之間誰真的比他好。而他一般是不會說出來的,就是想說,頂多嘲諷一番,不輕不重地刺上幾句。真要他去掐滅人家向上的苗頭,他沒那本事。
不僅如此,若玉塘橋當真出了一個這樣的人,他興許還會裝模作樣送些盤纏,留一兩分麵子情。
但胡家不一樣。
李翁永遠記得,他深夜宵禁偷偷出門,經過胡家時不經意瞥見的場景。
這一家人雖是清貧,卻其樂融融,夫妻和樂,兄友弟恭,是他最省心的租客。
——如果他們是人就好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