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姚老爺子說的沒錯。聖上臨終確實留有遺詔。共有五道。內容大致相同,隻是抬頭不同。分彆是上書房大臣李維民,鎮國公趙萬成,帝師周文謹,四皇子黨的黨首內務大臣於瑛懷,最後就是大內總管榮公公。這幾個人除了李維民和榮喜,其餘都是各成一派,而且每一個人身後都對應著一位皇子。聖上這樣做的用意很明顯,一來是不想這些朝中重臣沆瀣一氣,把持朝政。二來,這就是留給每一個皇子的護身符。聖上想的挺好,隻要這幾位大臣手裡握有遺詔,瑞皇子就不敢對皇子們下手。這樣既保得皇子們平安,又能讓幾位重臣互相製約,保證朝局安穩。還有李維民和榮喜兩位從旁監管。這樣,即便瑞皇子年幼,也無礙朝局。待過些年,這些個托孤大臣老了,瑞皇子業已長成,治理國家也有了些經驗。屆時,也知道幾位皇兄都安分守己,自然就不會有蕭牆之患。
聖上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想到瑞皇子會不會允許這幾份遺詔的存在。他早從周文謹以及榮喜手中看到了遺詔的內容,知道聖上竟然想要靠著這張詔書逼他退位,氣的當時就把周文謹的遺詔撕得粉碎。周文謹見狀想要阻攔,可看看瑞皇子扭曲的臉,隻是小聲說道:“此乃先皇一片苦心。怕聖上初登大寶,皇子們倘有不服。可憑此遺詔來裁製。”
瑞皇子一聽此言,冷笑不絕道:“朕乃當今聖上,處置幾個逆黨還用得著先皇遺詔嗎!”
周文謹一看瑞皇子這還沒等怎麼呢,就已經把其餘幾個皇子稱為逆黨,一時悚然。再不敢多言。
至於榮喜的那份遺詔,還沒等瑞皇子發話,他就自動送上。榮喜這一輩子,把自己活成了聖上的一個機器,沒有靈魂,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隻以聖上的喜為喜,聖上的悲為悲。聖上喜歡誰他就喜歡誰,聖上不喜歡誰他就除掉誰。聖上死了,他的魂也跟著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又自動依附在了新即位的瑞皇子身上。榮喜牢記著聖上那一句你要替朕看好朕的皇兒,看好這個天下的囑咐。他所理解的這個“皇兒”自然就是瑞皇子了,所以他怎麼會把這樣一份可以隨時讓瑞皇子退位的遺詔留在世上。親手交給瑞皇子,看著他燒成一團灰燼。
五份遺詔隻剩下了三份。這讓瑞皇子信心大增。他跟榮喜商議,決定先從於國忠和鎮國公手裡的這兩份下手。因為這兩份遺詔的受益人是三皇子和四皇子,兩位如今人還在宮裡,怎麼也好想辦法。否則,一待他們到了各自封地,那就鞭長莫及了。
這天夜裡,瑞皇子把三皇子和四皇子請到了昭華宮。三,四皇子不知這時候叫他們前來是有何事。急匆匆趕來,卻看見昭華宮燈影昏暗,隻有瑞皇子一個人在等著他們。麵前幾案上備著幾樣小菜。還有……一壺酒。
三皇子和四皇子對視了一眼,不知道瑞皇子這是幾個意思。卻見瑞皇子笑著站起身來說道:“兩位皇兄,快快請坐。”
看他這樣,三,四皇子更吃驚了。要知道他們雖然是親兄弟,可如今卻是君臣有彆。忙一疊聲說著不敢。
“誒!”瑞皇子嗔了他們一眼說道,“此間沒有外人,兩位皇兄何必如此拘禮。快快請坐。”
三,四皇子見狀,隻得過去坐下。
瑞皇子一副這才對嘛的欣慰笑容,說道:“今日請二位皇兄前來,是想跟二位皇兄開懷暢飲一番,還請二位皇兄不必拘禮,儘情一樂才是。”
四皇子一聽麵露喜色,下拜謝恩後,便端起酒杯,對三皇子說道:“聖上如此心意,你我二人再若推脫,便是造作了。”。三皇子無奈,也隻能跟著他端起酒杯。瑞皇子見狀,開懷大笑。舉起酒杯來一飲而儘。
三皇子經曆了最近的這些事情,人比以前沉穩了許多。在綠冬的調教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魯莽。所以儘管看瑞皇子如此親和隨意,他卻始終不敢掉以輕心,一句話也不多說。瑞皇子知道他一向寡言,所以並不介意。加之,聖上在世時早給他把朝中大臣和幾位皇子的人性品行都做了分析,告訴他三皇子雖然為人魯直,但卻忠厚可信,是可用之人。所以他也對三皇子另眼相看。好在有四皇子這個熱場王,加之瑞皇子有意拉攏,所以氣氛一點也沒受影響。直至深夜,方儘興而散。
三皇子本來還擔心瑞皇子是有什麼用意,可直到喝醉了,瑞皇子還是除了開心逗趣,就是說一些日後還得仰仗皇兄們鼎力相助的話。這以後,隔三差五的,隻要瑞皇子一有閒暇,就把他和四皇子請到昭華宮相聚。他也就慢慢的放下了疑心。
綠冬進宮前,就被爹娘,爺爺反複告誡宮中的凶險,讓她一定要管束好三皇子,讓他謹言慎行,以待平安離開朝歌。可她畢竟單純,見三皇子幾次回來,都說他們隻是喝酒,彆的什麼都不說,便也以為瑞皇子隻是想拉攏三皇子和四皇子,讓他們不起反心。便也不再多說。三皇子府有個宮女,跟四皇子府門上的一個小廝相好,兩個人不時偷偷溜出來見麵。見了麵除了卿卿我我,也聊一些兩府的事情。這一天小廝說,四皇子回府後,罵罵咧咧的,說什麼都是些奸詐小人,明麵上哥哥弟弟,暗地裡卻想置他於死地。還把於瑛懷叫來罵了個狗血噴頭。說他賣主求榮。還說不要以為你手裡的東西沒了,就可以來擺布我。說隻要三皇子一日不死,我應治一樣沒事。小廝不知就裡,以為四皇子這是跟三皇子有過節,便讓宮女回去提醒綠冬。四皇子喜怒無常,把做活的下人視作豬狗不如。所以下人們都多抱怨。而三皇子和綠冬都生性善良,從不苛待下人。小廝一直想借著和宮女結婚,讓三皇子把他要過來。所以不想三皇子出事。
綠冬從小生在官宦之家,還是有一定的政治警覺性的。聽說此事,忙跟三皇子說了,可兩個人合計了半天,也沒合計出個所以然。正好趕上過小年,她便讓三皇子去跟瑞皇子請假,說要回娘家。瑞皇子心裡有鬼,不想放他們出宮。可綠冬自從過門還沒回過娘家,過小年再不讓人回去也有些說不過去。便說他有事要跟三皇子商議,為了彌補,他讓榮喜代他和三皇子,護送綠冬回去。
三皇子無奈,隻得留下。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