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籠》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沈思漓心中不安,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在胤都毫無存在感,不特意解釋旁人都不知沈家有三個女兒,陛下何以知曉她的……
反正她是不信什麼好事會落在自己頭上,退一萬步說,若真是‘天大的福分’,前頭還有三姐、四姐,沈家怎會允許好事輪到她頭上呢……
“品月你同姨娘知會一聲,我暫不過去了。”沈思漓皺著眉側過身對品月吩咐道,旋即邁開步伐跟著吳嬤嬤的腳步出了西廂房,頭也不回地朝正廳奔去。
“五姑娘,再快些——”吳嬤嬤在前頭催促著。
沈思漓提起裙擺加快腳步穿過抄手遊廊,到後來竟是一路飛奔而去,府院內四處熏艾的丫鬟紛紛停下動作齊齊看向沈思漓,待人穿過廊下不由得聚在一起小聲討論著什麼。
約莫一盞茶功夫,沈思漓到了正廳右側偏門,她小口喘著粗氣,脖頸和額頭上浮上一層細細密密地薄汗,穿堂風擦身而過讓她感到一絲寒意,緩了緩氣息,從袖口抽出手帕匆匆擦著。
吳嬤嬤急的在偏門邊上亂轉了兩圈,終於還是跺了跺腳轉頭幫沈思漓整斂了發髻和衣物。
沈思漓斂息屏聲,隨著吳嬤嬤進了外院待客的正廳。
進去時,堂上已備好香案,宣旨內官一襲灰袍,頭戴雙拱形襆頭,腰間懸掛旵型紅穗腰牌正坐上位喝茶,仰起下巴似笑非笑地同她父親沈淵說話。
沈淵一襲緋色官服正坐內官對麵,臉上笑得一臉逢迎,正拱手與內官說著什麼。
盧夫人端坐在下首賠笑著,其他三個兄弟,大哥哥沈逸晉、二哥哥沈逸行、六弟沈逸齊一同站於沈淵身後垂手而立。
沈府二房主君沈淵,絡腮胡下的樣貌豐神俊朗,身材清瘦,雙目炯炯有神,三年前晉升任正四品下工部侍郎。平日裡總是不苟言笑,嚴格督管家中子弟的學業,為官清廉,極其注重官聲名譽。
與兄長沈濯一同高中進士,乃吳興沈氏一門雙傑,已為官十餘載,如今正是而立之年。
這兩年憑著長女沈湳喬的才女名聲在胤都文官清流之中混得風生水起,漸漸地沈家書香門第的形象深入人心,一度被譽為京中教育子女的典範。
正妻盧氏與沈淵同歲,生細眉杏目,麵色紅潤,依稀可見年輕時的風華。她看起來和氣又溫柔,著灰藍色刺繡牡丹紋對襟春衫,梳了個大盤髻,頭簪翠羽玉石花冠,兩側各插上一排珍珠排插。
盧氏家中世代書香門第,於範陽乃至大晟都是出了名的世家大族。哪怕經過商洛之亂的洗禮,朝中仍有不少盧姓清流砥柱。
婚後盧氏育有長子沈逸行,二女沈湳喬,三子沈逸齊,順帶著宋姨娘所出次女沈湉湉,結姨娘所生沈思漓一同在放在盧氏跟前教導。受沈府掌家之權,平日裡統管全家,除了邱老太太沈府上下都不敢在她麵前造次。
吳嬤嬤朝眾人躬身行禮,恭敬道:“五姑娘來了。”
沈思漓邁著碎步對著父母行了個萬福禮:“女兒見過父親、母親。”
沈淵和盧夫人回首看了沈思漓一眼,蹙眉輕斥道:“怎地來的這般遲。”
沈思漓張了張嘴,正欲開口,一個略有些陰柔的嗓音笑著揚聲道:“哎,沈侍郎何必如此苛責,說到底也是咱家突然造訪,沈五姑娘步子小來得慢些也不妨事。”
“多謝大人見諒,是沈某教女無方,著實慚愧。”沈淵擦了擦額間的汗珠,朝那內官恭敬道。
沈思漓垂首低眉,恭順地立於廳尾等候吩咐,餘光掃到了廳內右側的官靴,心下一陣忐忑。
宣旨內官略有深意地端詳了沈思漓一會兒,她身著月白色長衫和褙子,淺藍色蘭花緞麵長裙。
一張娃娃臉尚未長開,濃眉鳳目,眼尾微微上挑,掀起眼皮纖長濃密的眼睫之下蘊藏著一雙淺褐色的眼眸,高挑的鼻梁下是唇如激丹。剛到及笄之年,身量卻比同齡女子高挑。
雖是比不上沈三姑娘玉貌花容卻也是個眉眼精致的女娃娃,就是看起來木訥遲鈍,周身氣質也差了許多,言行舉止畏畏縮縮的模樣充斥著一股小家子氣息。
內官心下一陣失望,原以為沈家能教養出沈三姑娘是家風清正,詩禮之家,想必其他兩個女兒也差不到哪裡去,這麼看來是沈三姑娘自己爭氣啊。
內管坐直了身子微一抬手,身後的小太監十分有眼力見,扶著宣旨內官站起身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