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朱高熾身體不適,而且太醫診斷說了,這病得好好養,不能受冷風,不能著涼,若是讓他監國怕是要出問題。
朱高熾和朱棣最想的肯定是朱瞻基來監國,也好趁著這個機會鍛煉一下自己的大孫子,讓他獨立監國。
但是朱瞻基想要隨軍出征,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監國的事情,但是也想要趁著這時候建立軍功。
朱棣明白朱瞻基的心思,是怕以後軍內都是二叔三叔的人,自己在軍隊裡麵沒有軍功沒有威信,手上沒兵,位置不穩。
但是監國一定得有人,總不能讓漢王趙王來監國吧,藩王監國史無前例。
朱瞻基給朱棣的意思是讓朱瞻墡來監國,為什麼?這家夥聰明,而且現在連郡王都還沒封,以輔佐太子監國的名義讓他監國。
但是終究朱瞻墡年紀太小了,為人又懶,而且他的想法雖然好,但是很多主意在他們看來都太超前了,若是全由他自己做主了,還不知道給弄出什麼來。
如此小的年紀監國怎麼想都不可靠,就算他再早慧也才十歲。
朱棣決定還是讓朱高熾監國,讓朱瞻埈和朱瞻墡來輔佐他,老二年紀到了,也看看他的能力,並且兩人可以互相製衡。
沒有算上他家老四的原因是因為那也是個病秧子,還有老三朱瞻墉,沒算上他是因為這次出征也打算帶他去。
一聽到要讓他監國,朱瞻墡頭都大了,這事怎麼做?做不好挨罵挨罰,做好了大哥猜忌。
“父親,皇爺爺,我年歲尚小,經驗不足,行事不夠穩重,怕做不好。”朱瞻墡立馬出口婉拒。
朱棣今日難得一笑,雖然是苦笑:“你對你自己的認知倒是清楚。”朱棣這時候想到了姚廣孝大師對他的評價,這小子居然放著監國大權不要,這可是代理皇帝啊。
換做漢王趙王求都求不來的位置。
但是朱瞻墡婉拒可沒用,看樣子在他回來之前就已經商量好了,另外一個被安排監國的皇孫朱瞻埈可是躍躍欲試。
“瞻墡此事已經議下了。”朱高熾示意朱瞻墡不要拒絕,剛才夏原吉都被關了,朱瞻墡要是不識抬舉保不定被關到宗人府去。
朱棣不再議此事,而是說道:“瞻墡,報紙的事情你這次得做好,出軍之前報紙和閱兵兩件是朕要壯士氣,你可能做到?”
“孫兒竭儘所能,全力以赴。”
“還有,去和那李時勉說,這次的報紙再寫一篇和《伐北疆夷民書》一樣的文章出來,不,比這要更好,寫好了給他升官。”
李時勉估計打死也想不到在報紙上噴噴外族居然可以升官。
“今天就去做出來,晚上在外頭住沒事,朕派禁軍跟著你,務必明日一早將初版給朕。”
“孫兒明白,這就出發。”
“等等,還沒說完。”
“皇爺爺還有什麼吩咐?”
“呂震等著你商量皇城閱兵的事情,你做好報紙後抓緊去找他。”
“孫兒明白。”
朱瞻墡,朱瞻埈先走了出來,朱瞻埈似胸中有一口濁氣一吐而儘,輕快的說:“五弟,一起監國,咱們還需多多幫扶。”
“二哥多幫扶著弟弟。”
客套了兩句,瞧著二哥那喜形於色的樣子,朱瞻墡不禁苦笑,這苦差事也就二哥做的樂嗬嗬,皇帝,太子,太孫都健在,你這庶子皇孫監國,做好了也就是得點讚賞,做不好就去封地過日子吧。
敢趁著這個機會結黨的,那是活膩了,彆說太子和朱瞻基,朱棣還活著呢。
朱瞻墡認定了這是一門又苦又累,回報還不高的活,但是撓撓頭,這活還是得做啊。
“先去搞報紙吧,時間緊,任務重。”
看到兩人離開之後,朱棣麵露愁容:“瞻基,你可考慮清楚了,真的不留下來監國?”
朱瞻基堅定的說:“皇爺爺,我願陪您征戰漠北。”
“高熾。”朱棣喊了一聲朱高熾。
“陛下。”
“你要多監督著點,兩人都沒有監國的經驗,大事還得你這個太子爺做主。”
“陛下放心。”
朱高熾不能勞累,等到了冬天估計出門都困難,但是在房內溫暖的地方做些公務還是可以的。
“還有,維喆先關他幾天,等到朕帶兵出發了之後,你再找個機會放他出來,官複原職,朝堂的事情有他顧著也能安心許多。”
“兒臣明白。”
朱棣走到了朱高熾的身邊,這兒子身體素質這麼差,他也隻能無奈的歎了口氣:“你啊你,平常讓你多顧著點身體,關鍵時刻頂不上。”
又氣又無奈,這身子骨怎麼將如此龐大的大明帝國交給他,若不是兒子爭氣,他這三不五六得生病的身子,太子的位置根本坐不穩。
“兒臣知錯了。”
“哎,罷了罷了,身體養好,明年等朕凱旋你得出城二十裡迎接。”
“還有姚廣孝會從順天府過來,皆是讓他也幫著你兩個兒子。”
“兒臣遵旨,謝父皇。”
朱棣思來想去有沒有遺漏的地方,安排了夏原吉和姚廣孝幫著,基本上應該不會有什麼事,他在前線打仗如果應天府出事,可就首尾難顧了。
“對了,瞻墡那性子懶憊的很,高熾你可有辦法管的住他。”
朱高熾今日第一次笑:“父皇放心,此次監國瞻墡必不會像往常一般懶憊。”
“哦?你如何有信心說這話?”
“父皇隻管放心就是了,隻是個小辦法而已,上不得台麵便不說了。”
朱棣認真的看著朱高熾:“那你自己看著辦。”
離開的時候宮女攙扶著腿腳不舒服的朱高熾,朱瞻基跟到了太子東宮好奇的問:“父親,您能讓瞻墡不懶憊?他一日得睡五個多時辰,有時候下午還要睡上半個時辰。”
朱高熾神秘兮兮的說:“今年冬天會有從帖木兒帝國來和親的公主已經在路上了,畫像我看了,絕色美人。”
“啊?”朱瞻基一臉的不敢置信,但是想想這好像有合情合理。
“估計來的時候正好是你們在北伐期間,以此為激勵,相信瞻墡能發十倍之勤勉。”
朱瞻基苦笑:“父親,瞻墡年紀還小。”
“你這個做大哥的難道還想搶弟弟的。”
“父親,我不是這個意思,哎,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