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麵對朱瞻墡的質問,陳佑山緊張的出汗,但是既然說的就說完,是好是壞拚一槍。
“非太祖有錯,太祖時大明初定,北方戰事連連,國內民生百廢待興,萬事應該以國內發展為主,漫長的海岸,建造衛所消耗巨大,民心不定,沿海貿易容易被海盜打劫,容易被外族入侵,所以太祖的決定並無錯。”
“隻是太祖時和現下過了幾十年,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朱瞻墡頗為滿意他的說法,這人還是有些想法。
“大明為何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國內發展繁榮,各類商品多有盈餘,我國造船技術領先其他沿海諸國,我軍戰力遠勝沿海諸國,憑什麼還得讓海盜倭寇欺負咱們的沿海居民。”
政策得隨著時間的變化,太祖政策難管永樂事。
一個盛世之君,對於國家政策的把控要非常敏感,新舊政策交替要平順,朱棣之前命陳瑄就有意組建海軍,便是向著大海發展。
陳佑山的觀點沒錯。
“對了,你說關於走私的事情,詳細說說,最近象山走私的情況。”
“朱公子可猜猜看,近半年查獲的走私所得銀兩。”
“不猜,直接說,彆賣關子。”
陳佑山大囧:“七百兩白銀,五十兩黃金,這些都是被查到的,縣衙人手有限,也不可能天天抓查,沒查到的更多。”
朱瞻墡說:“還有一些世家大族沒查吧。”
陳佑山尷尬一笑,繼續說:“朱公子可想而知,貨物貿易存在多大的市場,而且多是大明的貨物發出,賺回來金銀等物,貨物還能再生產,金銀卻是全部流入了國內。”
沒想到這家夥還有點腦子的,大量的貿易所得會提升國內金銀數量,而金銀等硬通貨的儲備可以讓銀行發行更多的寶鈔。
糧票隻有在一定特定時間內有用,按照大明朝現在的情況510年可用,最終紙幣還得錨定黃金。
因為得對海外輸出紙幣。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路得一步步走。
“朱公子,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的居民們想要好的生活就得靠著海,海事貿易宜疏不宜堵。”
“那你覺得該如何搭建海事貿易,太祖所擔心的臨海居民與不願歸順的“逆賊”相通相濟,依舊需要防備。”
朱瞻墡問自己的意見了,這就是陳佑山期待的表現機會。
理清思路,自信開口:“或以舟山這樣的沿岸島嶼為交易場所,南方為海南島,北方為威海衛,開放市場,限定交易物品種類,以衛所拱衛,各地各國來的商販,以黃金為交易貨幣,將貨物換成黃金歸屬國內。”
這家夥這是要搞貿易區,要是再免個關稅不得搞起來自貿區。
明朝有想法的人還是不少的,但是如果蒸汽戰船不下海,他的想法百分百會被拒絕,再好的想法也得有足夠的實力在後麵支撐。
不然像舟山這樣的島嶼開放市場,還不得被海盜倭寇當成肥肉,天天盯著。
他這個將黃金收歸國內的想法其實和朱瞻墡以及朱棣不謀而合,朱瞻墡是有將來的社會經驗,朱棣則是敏銳的察覺到這對國家好,而陳佑山是他自己的政論想法。
有想法,又會拍馬屁,這不就是一個好官的基本素養嗎?
“你將你對於貿易島嶼的各項想法,事無巨細寫給我,我好好看看。”
能夠得朱瞻墡這一句話,陳佑山已然覺得自己有希望了,他這種想法和他上級肯定說不了,畢竟違背了太祖片板不下海的禁令,在朱瞻墡麵前也是想了許久。
人生能得幾回搏,比如搏一搏。
陳佑山激動的說:“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