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廣這麼說,獨孤皇後馬上臉就黑了下來,獨孤皇後是堅定的一夫一妻製貫徹者,她極其討厭皇室的妾室甚至大臣的妾室生子,放到現代那是新時代獨立女性,放在古代就會落個善妒的名頭。
你看,時代在發展,但有的東西還得是傳統文化更優良。
為了避免獨孤皇後真的生氣,楊廣馬上笑眯眯的說:“母後開玩笑的,兒臣哪是那等貪得無厭之徒,至於兒臣妃子的事情,兒臣不懂,全憑母後做主便好了,兒臣相信母後定會為兒臣選到最好的王妃。”
獨孤皇後麵色緩和了一些,白了楊廣一眼:“真的?你不在乎自己的妃子嗎?”
“兒臣對於女子之事不了解,女子樣貌千差萬彆一眼可看出,但是更重要的是心性品德,兒臣年紀小,見過的人也少,與女子的接觸都是身邊的這些婢女,那些閨閣中的大家閨秀沒怎麼見過麵,怕識人不清,母後母儀天下,定然比兒臣自己看的清楚許多。”
戴高帽對誰都有效。
對於楊廣的回答,獨孤皇後非常的滿意,伸出手指點了一下楊廣的腦袋:“你這孩子,年紀輕輕,說話越來越老成了。”
“此事還得偏勞母後了。”
“行吧,行吧。”獨孤皇後伸出手指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母後,兒臣再多問一句,五弟您和父皇真的打算讓他成親嗎?他也太小了,而且對方女子大他也太多了。”
獨孤皇後歎了口氣,擺擺手讓宮女帶老五邊上玩去,有些憂愁的說:“你父皇找人給老五算了命,說他命裡子女緣分薄,可能無子,無子不行,破解之法就是找個年歲比他大的,命格較好的女子早日成親,越早越好。”
原來是這麼個原因,這種鬼話楊廣可不會信,但是卻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早點成親,等到過幾年長大成人,即插即用,以量變引起質變,特彆是年紀輕體力好的時候,以次數取勝,莫浪費的時光,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啊,確實有道理。
既然五弟是這麼個原因,那麼自己應該也是差不多,便問:“母後,難道我也子女緣薄?”
“你啊,你……”獨孤皇後欲言又止。
“對,你也得早點成親才行。”
楊廣自然看的出來不是這個原因,又改名字,又送媳婦,不會是子女緣薄,但是肯定是昨天那個算命的方士說了什麼。
從獨孤皇後和皇帝這裡肯定套不出話來,還得是找那個袁璣。
楊廣在宮內用了午膳然後離開了皇宮,獨孤皇後看著他的背影,在寬敞的宮牆內那少年挺拔的身姿也顯得渺小了許多。
空曠,幽靜,深邃,古樸,宮牆內的世界似乎總是陰雨綿綿。
獨孤皇後伸手接住從屋簷落下的水柱,眼神有些空洞,喃喃自語:“吾兒啊吾兒,天生貴不可言的命格,可惜怎麼就晚生了你,要你助你父皇成就霸業,又得用將亡之國西梁的公主壓著你的命格,免多生了事端,委屈你了呀。”
袁璣說楊廣命格貴重,有楊廣的輔佐,楊堅可以成就霸業,楊堅不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但是又怕袁璣預言的亂世,所以想著辦法將西梁之女許配給楊廣,因為他們認為西梁現在夾在大隋和南陳之間,彈丸之地,存在不了不久了,即將滅國之人的國運,亡國氣衰,稍微壓一壓楊廣的命格。
這老夫妻兩既想著兒子好,又想著算計一下兒子,滿腦子亂七八糟的東西。
所以說封建迷信不可取啊,這不,又給咱送賢惠皇後來了,楊廣還真擔心獨孤皇後萬一和曆史上不一樣給自己換媳婦人選怎麼辦。
蕭氏在野史和隋唐演義中被人稱為六位帝皇玩,但是這是演義為了抹黑楊廣而刻意寫的,還給蕭氏套了蕭媚娘的名字,硬蹭武媚娘。
但是真實的蕭氏,是個不錯的皇後,曆史上楊廣死的時候她已經五十多了,之所以輾轉於宇文化及,竇建德,李世民等人中間,因為隋朝滅亡之後隻有她知道傳國玉璽的下落。
對,就是那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