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大殿外,一個渾雄的聲音響了起來,滿朝文武循聲望去。
一位中等身材的男人大踏步走來,筆挺著並不高大的身軀,跨過大殿的門檻,獨自一人走過群臣身側,一邊走向皇帝一邊高聲呼喊:“萬萬不可!”
“突厥之害,陛下大可不必如此應對,突厥小民,對我朝並無大威脅。”
來人言之鑿鑿,滿朝文武便哄然指責。
“人家都打上門了,你說沒事?”
“要等到突厥騎兵南下才醒悟嗎?”
“荒謬,荒謬。”
……
一時間那人成了眾矢之的。
楊堅卻很看重他的意見,皇帝伸手,群臣噤聲。
“長孫晟,你說說看,何出此言?”
來人正是長孫晟,武藝超群,一箭雙雕這個詞就是從他身上來的,同時當年北周的時候他就被楊堅器重,後來送北周的千金公主前往突厥和親,非常熟悉突厥的情況。
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將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一位,長孫無忌他爹。
“陛下,突厥沙缽略可汗此次借口為千金公主報仇,但是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大隋建立對其禮薄,不似周朝時常有賞賜,僅此而已,微臣與突厥人生活一年多,對於他們的情況甚是了解,若真當大戰,隻要我朝全力一戰,突厥人絕非我朝對手。”
滿朝主和,隻有他一人主戰,他自然得麵對群臣的口舌之爭。
“長孫都尉雖然武藝高強名聲在外,但是據我所知都尉軍功寥寥,並未有什麼大型戰爭的作戰經驗。”
“皆說我們文臣紙上談兵,沒想到武將也一樣。”
“你知道你隨口這麼一說,一旦打起來得死多少人,萬一打敗了,怎麼辦?”
……
長孫晟麵對著滿朝的指責,不惱不怒,回過身看著他們。
“我在此問你們,突厥人軍隊有多少?”
“突厥人的主要將領是誰,擅長打什麼戰術?”
“突厥人的軍事力量分布如何?”
一頓發問,一群人啞口無言,長孫晟一人麵對所有臣子,氣勢不落:“我朝幅員遼闊,人口千萬戶,北方的突厥逐水草而居,人口實不足我朝十之一二,這還是臣說多了,或許不過百分之四五而已。”
此言一出眾人大愕,北方的大患時常侵擾中原的突厥人,總人口不到我們的百分之四五?這個說法太出人預料了。
長孫晟接著說:“為何我們覺得他們的人並不少呢?因為他們全民皆兵,我在突厥見過七八歲的孩子就拿著真刀真槍在對打,他們的父親教兒子沒有的東西就去搶,搶誰的?搶我們的,也搶他們自己人的。”
“北方天氣寒涼,一到冬天就可能凍死不少人,所以他們必須得搶,我問諸位,在這樣的教育之下,一群凶悍的突厥人,我們讓一次兩次,他們來搶一次兩次,讓的越多,以後來搶的越多。”
楊堅見長孫晟一人將眾人說的啞口無言,心中略微有了些底氣:“長孫晟,你熟悉突厥,你有何良策。”
“回稟陛下,臣認為當打,一邊打一邊安撫,再進行內部策反。”
“打到他們以後對大隋朝貢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