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長安城內,一騎快馬衝入城門,士兵手持令旗,在繁華的主街疾馳而過。
馬蹄聲和風聲中士兵的呼喊聲響起:“邊關大吉,邊關大吉。”
快馬衝向皇城,仿佛乘風而行,這就是吉報的好處,大喊著就好了,不用說,等到了定有賞賜。
所以人都愛報喜不報憂。
聽聞吉報,楊堅站起身來走到宮殿門口,遙望著報信的士兵快步走上台階。
來到楊堅的麵前,士兵當即高聲彙報:“啟稟陛下,幽州邊關吉報,陰壽將軍於幽州城下與高寶寧及突厥軍隊血戰三日,突厥軍隊敗退,衛王楊爽領兵北征恰好趕到切斷突厥後路,兩軍夾擊,又擊榆關,成功奪城,高寶寧棄城北遁,陰壽將軍權衡之後棄榆關反幽州城。”
“好!好!好!陰壽,衛王都是好樣的,大隋的士兵都是好樣的,賞。”
士兵將邊關邸報呈給楊堅然後太監就帶他去領賞賜了。
楊堅心中大喜,人逢喜事精神爽,大笑著說:“召集在京各部主事,王公柱國,今日皇宮設宴。”
京城各處的勳貴們都收到了皇帝的邀請,而且邀請中特彆標明的誥命夫人一同受邀,這讓有封號的夫人那是大大的風光了一把。
楊廣得到邊關大勝的消息之時還在大興城的建造處。
實行了ki之後,大興城的修建進度喜人,監工們看著乾的火熱朝天的民夫,一時間不知道是喜是憂。
喜的是進度喜人,憂的是這樣下去自己這碗飯怕是要端不住了。
宇文愷當然是喜的很,楊廣一個小小的措施和獎勵,讓自己變成了隻要布置任務就行,基本不用擔心進度,這個辦法在整個大興城建設中用上了。
得到宴請消息的時候宇文愷就對楊廣說:“殿下,我就不去了,關於排水渠之事我還有些新想法,今晚打算好好的思考一下。”
“你可不能不去,邊關大勝,父皇很可能會在宴會中詢問大興城的情況,你還得彙報,畢竟當初一群人可是要停了大興城建設,這次揚眉吐氣了。”
宇文愷麵露難色:“微臣當初並未覺得委屈。”
“不是你揚眉吐氣,是父皇,所以你更得好好彙報。”
宇文愷這才算想通了:“多謝殿下提醒,是我想的淺了。”
楊廣吩咐身邊的宇文化及:“宇文兄,派人幫我去喊一下李淵,今日我也帶他入宮。”
“殿下李淵雖是唐國公府公子,但是應隻有唐國公和老夫人受邀。”
楊廣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二人身子都不爽利,會讓李淵去的。”
“微臣明白了。”
李淵很快得到了消息,他會前去皇宮的晚宴,當然是跟在楊廣的身邊。
夜晚降臨,華燈初上,因為打了勝仗,整個京城都在歡樂的氣氛中。
皇宮門口,楊廣幾人等到了之前要先回一趟家的李淵。
李淵下了馬車,馬車內還探出了一個可愛的腦袋,是同安。
李淵解釋著說:“母親也受邀了,同安代替母親來,等會入宮便會直去皇後娘娘處拜見。”
李同安掀開簾子悄悄的看兩眼楊廣,楊廣對著她微微一笑,對著李淵說:“表兄,我會安排宮內的宮女單獨帶同安進去,一路照顧好。”
“多謝殿下。”
一行人行入了皇宮,此時的威嚴的皇宮內,難得出現了歡愉的氣氛,大家的臉上也多帶著笑容。
楊廣的身邊還是宇文化及和李淵,左手邊還拉著一個包子臉奶娃娃長孫行布,自從長孫晟出征之後,長孫行布就常住晉王府。
這孩子玩鬨的很,但是也聰明伶俐的很,這家夥是個很忠誠之人。
遠遠的看到了楊素,楊素隻是點頭示意,皇帝警告過之後,現在楊素暫時不敢和楊廣接觸過密,但是心照不宣,這是咱的人。
落座之後,還見到了李靖的舅舅,韓擒虎將軍。
韓擒虎將軍鎮守南方,就算是大軍北移,他仍被任命繼續防守南方,這次是恰好回京碰上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