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雲蘿還是得償所願嫁入了太子府,隻是沒有儀式,隻有一紙宣告,雲家也沒被怎麼樣,皇室要臉,而且得顧著太子的麵子,雲定興現在畢竟是他的老丈人了。
雲蘿在太子府內鬨著要儀式,楊勇無奈,但是她腹中懷有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初為人父的喜悅讓他難以對雲蘿發火,隻得好生的哄著,而且相比起無趣的太子妃,雲蘿這樣撒嬌玩鬨的女孩子反而讓他更是喜歡。
瞧著兩人在太子府內玩鬨,太子妃元氏站在遠處惡狠狠的瞪著,但是沒一會就紅了眼眶,自顧自的落淚去了。
皇後皇帝雖然沒有就此事降下責罰,但是可以瞧的出來,此事皇帝怒意不小。
過了幾天,皇帝忽然下發了兩道旨意,其一為:“規建東宮建製,上置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正二品)、三少(少師、少傅、少保,正三品)職守訓導,下擬中央官製設有文武官職。”
這一下反倒是將楊廣弄的震驚了。
怎麼忽然間要重建東宮建製了。
從東周開始有東宮代指太子的意思,但是在西漢,因皇太後的長樂宮在未央宮東,故也用“東宮”指稱皇太後。
後魏晉南北朝,衣冠南渡,很多禮製都亂了,特彆是北邊的鮮卑等族壯大之後,雖然學習漢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又有很多不同。
就像楊勇在楊堅登基之前就已經開府了,登基之後設立為太子,但是居住在自己的府邸,隻是改名太子府,而沒有入住皇城東宮。
楊堅建立大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回漢姓,複興漢家文化,重建東宮建製也是正常的,隻是在這個時間節點做這個事情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或許就是因為楊勇最近太放飛自我了,楊堅心生怒氣要將之規範在東宮內,好好的教導。
但是這也給了楊廣一個不好的訊號,重建東宮,看似規範楊勇但是也就意味著楊堅現在完全沒有廢黜太子的想法。
不過想想也是,這種大隋剛立國的時候,楊堅絕對不會冒險更換太子人選,太子可是國本,換來換去可就全亂了。
此次下發的旨意,除了太子東宮之外,還有另外一道旨意一起下發,名為【求書令】。
“皇帝夢金龍求書,忽有感上蒼垂憐,今日發求書令,中原動蕩三百載,古籍戰火焚毀、遺失大半,今替天求書,獻書一卷,於館藏無者,賞絹一匹,奇書或有載而遺失者,重賞之。”
經過五胡亂華和衣冠南渡,中原文化損失慘重,雖然周朝後期開始遵從漢家文化,但是所做甚少,楊堅此時站出來複興漢室,這也是他和南北朝之前曆代的君主最大的不同之處。
他是真正意義上的要重建漢家天下,這也是他將來能夠完成大一統的思想基礎。
若北朝仍是胡族天下,南朝可沒那麼容易平定。
王韶第一時間找到了楊廣,皇帝規建東宮,此事重大,王韶自然看的出來皇帝的意思,也是給群臣一個信號,太子之位穩妥。
“殿下。”
“怎麼了?”
“微臣覺得殿下還得召集家臣,聚一起討論一下。”
楊廣點了點頭,將人召見了起來。
府上最早的家臣,王韶,李徹,還有皇帝派給自己的高弘德,楊廣順帶將李淵和宇文化及都帶上了,同時還有他最信任的王義。
李淵和宇文化及雖然在曆史上隋朝末年的時候都反了,但是亂世梟雄,在楊廣未失大勢之前,兩人卻還是牢牢的跟著自己,特彆是前期,所以現在是值得信任的。
幾人圍坐在一起,楊廣居於高位,他現在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李靖不在,這小屁孩的意見還是挺好的。
“今日父皇頒布詔令有二,你們都已經知道了吧。”
眾人點頭。
“那我們來討論一下第二條詔令,父皇的求書令,大家有什麼看法。”
跳過了規建東宮的詔令,宇文化及也不知為何,王韶卻先起身說:“陛下求書,意欲重新整理秦漢乃至更早上古之書籍,也是為了讓先人之思想能夠流傳下來,此為大好事,而且萬事萬物依禮而規,書也如此,甚好不過,殿下自當為陛下分憂,此事微臣覺得殿下應該多招人在民間收集書籍。”
“此事耗費些財力,應當做的。”
王韶這就繼續說:“殿下,陛下此舉意圖明顯,萬事尊禮,穩定發展,諸位覺得如何?”
這句問題顯然問的就不是求書令的事情了,而是規建東宮的事情,隻是借著討論求書令的名字在問。
高弘德不是很明白,還是李淵聰慧些,他聽懂了,但是沒有說話。
王韶環視一周,察言觀色而後給了楊廣一個眼神,楊廣明白他的意思,開口問:“表兄,你覺得如何?”
點名問了,李淵也隻能開口,就在要開口的時候又頓住了,忽然想到楊廣和王韶意有所指的問題到底隻是想要聽他的看法,還是說在考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