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
“為何殿下要在洛陽建造戰船,如果要建造戰船,對大隋的用途怕是隻有攻打南陳一項,洛陽建造戰船的話戰船得過大河再入海才能繞行攻打南陳,如此不是費心費力,不如將之放到東邊靠海的地方。”
楊廣點點頭:“你這個想法我想過了,確實放在東邊靠海的地方會方便很多,但是放在洛陽也有其他的考慮,因為要建造戰船,也要建造商船。”
說到此處的楊廣就命人將地圖拿了過來,他的家中永遠都放著一副用架子撐起來有近兩米高的大型地圖,上麵是整個中原,包含了南陳之地。
李淵繼續不解的說:“殿下說商船,是想要興盛河運商貿?”
“恩。”
“殿下請恕我直言。”
“你有話直說就好了。”
李淵這就走到了地圖上說:“殿下若以水運通洛陽與長安,雖然方便,但是現在已經修了官道的前提下,改變其實不大。”
“誰告訴你,我要興水上商貿是為了長安城與洛陽城之間?”
“啊?難道不是嗎?,但是洛陽建造的船隻除了這樣也沒有其他水路可走了、”
李淵疑惑的看著楊廣,楊麗華也非常的疑惑。
“隻是現在沒有水路而已,不代表以後沒有。”
楊廣拿出毛筆在偌大的地圖上畫上了一條線,是從長安到潼關入黃河的,然後寫上了名字【廣通渠】。
“渭水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常阻塞漕運,如果在此開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此段土地用水可解,富民又便利。”
楊廣的話讓李淵明白,他這是要開鑿運河啊,這三百餘裡可是大工程,但是如果真的能開鑿出來,那不單單是運輸便利,還是利民工程。
近些年來周邊的土地損耗嚴重,渠道能過之處自然會水草豐茂許多。
“殿下,要開鑿人工渠非小事也。”
“自然非小事,但是我要做的事情,絕對能做成。”
楊廣身上那股對於自己絕對自信的態度讓李淵不禁仰視著這個比自己年紀小的王爺,他為何會如此的自信。
但是李淵的震驚尚未結束,楊廣又拿起筆在地圖上畫了一道更長的線條。
北起涿郡,南至洛陽,並寫上了名字,永濟渠。
“殿下這……”
楊廣大筆一揮,李淵明白這條長長的線與之前楊廣畫下的廣通渠是一樣的,這也是一條將來人工開鑿的河道,但是這也太長了,跨度也太大了,這樣的河道難度簡直就難以想象。
楊廣繼續自信的說:“北起涿郡幽州城下,過海河,過平原沃野,到洛陽城,此條河道一旦開通,我大隋軍隊玩東北方戰線所需軍需物資儘可過此條河道抵達,速度快,又方便,平原沃野之上的物資也可以被充分的利用起來。”
聽著楊廣的講述,仿佛不是在說未來的規劃,而是在說一定會實現的事情,仿佛他篤定一切儘在眼前,若不是認識楊廣,他現在都得覺得楊廣是在吹牛皮,而且是大大的牛氣,不著邊際的牛皮。
但是他熟悉楊廣,楊廣絕對不是一個吹牛皮而不乾實事的人。
“殿下,您規劃的這條永濟渠太長了,若是真的要修建的話,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恐怕……”
“無妨,無妨,我又不是今天說明天就建成了,建他給十幾二十年的,再多用些其他的辦法輔助定是可以建成的。”
“殿下規劃之深遠,真是震撼人心。”
李淵發自肺腑的讚賞,他是個有能力且內秀之人,那些酒囊飯袋他看不上,但是楊廣在他眼裡現在地位越來越高,發自內心的佩服一個人是難以自抑的。
“路通了,不管是陸路還是水路,必然興旺,水路比起陸路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沿途供給農作。”
“殿下想的周到,如果真能通渠,東北方高句麗與北方突厥之患都可減輕不少。”
楊廣滿意的一笑,然後在李淵震驚的眼神中再次畫下了一道線,北起洛陽,南抵餘杭。
“這……這……”
李淵一時間說不上話來,這是什麼樣的規劃?楊廣要的原來不單單那麼簡單,之前楊廣和李淵說過四大城市的規劃,看著那張畫了運河河道的地圖,如果這條運河也成了,那放眼中原,以洛陽為核心,南北通渠。
眼前的殿下,早已放眼天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