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楊廣的問題,劉叔桐是猶豫了一會說:“儘自己所能吧,災年之財不可發,國難之財不可發,能做多少算多少,不然心裡總是過意不去的。”
楊廣站起身說:“你,不像個商人。”
劉叔桐也不知道怎麼接楊廣的話,隻能笑笑不說話了。
楊廣沒有再說什麼,徑直的離開了,走在長安城的大街上,最近比之前可要冷清了不少,流言四起,一下說突厥軍隊快到長安了,一下說突厥軍隊繞過長安了,什麼樣的消息都有,這年代也不知道何處傳出來的消息就可能發酵成一個大消息。
王義在楊廣的身邊問:“殿下為何對那個劉記糧鋪的劉叔桐格外看重一些?”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為了口碑也好,為了將來能做的更好也好,至少這個劉叔桐確確實實的在做好事,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發國難財的,少有。”
“人不錯,看後麵的情況吧。”
楊廣來到了報紙的工坊,工坊的前端是一群文人在奮筆疾書,這些人都是盧賁從各處網絡而來,其中不乏年輕有為者,一般來說這些人都是求仕途的,隻是不可能人人都能登仕途。
盧賁一句報紙可以刊登諸位文章廣而告之,一個大餅下去,那效果杠杠滴,畢竟大家也見識到了報紙的傳播能力,隻要能把自己的詩作登在報紙上,為報紙寫文章這麼點小事算得了什麼?
後端是報紙的工坊,活字印刷,還有造紙廠。
造紙廠的紙現在還不用來做報紙,因為楊廣對於現在的紙不滿意,所以讓盧賁在就近的地方建立造紙工坊,做的就是研究的活,純投入項目,儘可能的將紙張製造能力也提上去。
一群工匠沒有生產的後顧之憂,隻讓他們研究,樂的個輕鬆而且老匠人就是有工匠精神,你讓他研究他比你想的都認真。
上到內院的二樓,二樓是個雅致的屋子,走進去就看到雲芮,雲琦兩姐妹正在仔細的核對著接下來要發布的報紙排版問題。
兩人聽到了開門的聲音,回身望去,忙上前行禮。
“雲芮見過晉王殿下。”
“雲琦見過晉王殿下。”
不愧是學音樂的藝術生,聲音總是動聽的。
“報紙怎麼樣?做的還可以嗎?”
雲芮笑麵如花的說:“殿下,我們姐妹二人這已經是第二次操作報紙的排版了,第一次的時候有些生澀,但是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就順暢了許多,下午應該就可以讓人開始印刷了,明日一早就發布出去。”
因為楊廣要掌控城內的糧價,所以原來報紙是五六日一發,緊急的提到了兩日一發,工作量極具增加,雲芮和雲琦現在就被他安排接管報紙的事情,這事情對於文藝女青年來說好像還是挺合適的,而且兩人現在對於楊廣可說絕對忠誠。
因為她們已經無處可去了,楊廣收留了她們,並且沒有強迫她們做過任何的事情,安排工作給她們,讓她們覺得這可比當年在自家府上的時候還要自由的多。
至少不是那被人當做攀附權貴的籌碼。
兩人現在對楊廣可說言聽計從,楊廣若說今日要背道而馳兩個人就馬上夾道歡迎。
“你們兩人儘早的將報紙安排下去,最新的糧價他們應該去各大糧鋪收集了,褒國公那邊也安排了消息過來。”
“是,殿下。”
此時晉王府的小廝跑了過來,是從家裡來的,在楊廣的耳旁耳語幾句,楊廣揮手讓他先走了。
“王義,入宮一趟。”
楊廣乘上馬車向著宮裡行去,剛剛來的消息是久未有動靜的楊勇今日向皇帝請求帶兵出征,攻打突厥。
因為雲蘿摔子的事情,楊勇已經在許久沒有露麵了,這次突然到皇帝的麵前說要領兵出征保家衛國,不知道鬨得是哪一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