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讚賞的聲音,楊廣見到了繈褓中的孩子。
那娃娃白白胖胖的非常的福相,按照古代的說法這叫虎頭虎腦,甚是可愛。
楊廣也讚歎了一句:“郡公真是好福氣啊,這娃娃一看身形就比旁人大的多,將來一定高大威猛。”
“殿下,今日我家娃娃滿月恰好能碰上您,是他的福分,還請殿下賜名。”
蒲山郡公請楊廣賜名,賜名之後他家孩子就算是和楊廣有關聯了,孩子長大了都可以對外說是晉王賜的名,有這份關係在以後更好走的近些。
這也是蒲山郡公對楊廣展示的態度。
楊廣並未拒絕,伸出都是跟繈褓中的胖娃娃玩了一會,然後說:“李密,這孩子就叫李密吧。”
李寬哈哈大笑了起來,大喊道:“晉王殿下為小兒賜名,李密。”
這孩子就是將來的李密,壯大了瓦崗軍的一方梟雄李密,在演義中比正史內要有名的多人物,而現在他隻是一個繈褓中的小娃娃,機緣巧合之下自己竟然成了他的起名人。
楊廣剛才想過給他改個名字,但是仔細想想似乎也沒什麼必要,不過是個普通的名字而已。
他更沒有對這個將來的大敵欲殺之而後快的想法,自從李淵楊玄感宇文化及的事情後,他現在已經想通了,哪有什麼反賊啊,不過都是洪流中的乘舟之人。
離開蒲山郡公府上的時候,元孝矩對楊廣說:“晉王殿下,明日我就命管理徭役的麻穀來麵見您,此人做事穩妥,您可用之,為殿下開河之事當可做一些貢獻。”
“元塚宰保舉之人自然應是人才,多謝塚宰了。”
……
楊廣回到下榻之處,元孝矩卻沒回家,而是到了洛陽的府衙。
在大獄內,元孝矩麵前跪著一個披頭散發的男人,約莫三十歲的樣子,看樣貌一表人才,隻是現在在大獄內模樣就難免淒慘了些,俊秀模樣沒了神采。
“塚宰,塚宰,我知道錯了,還望您網開一麵饒我一命,我絕對不會再犯了。”
“你所犯之事傷天害理罪大惡極,已經是饒無可饒了。”
“塚宰,塚宰,饒命啊,我家中還有八十歲老母,我可以將我的全副身家都交給塚宰,希望塚宰網開一麵。”
元孝矩意味深長的說:“伱素來做事還算是穩妥的,若不是出了那檔子事情,你的前途一片光明,當年你被保舉上來的時候還是我欽點的。”
眼前之人是個聰明人,元孝矩和他說這麼多,他就大致明白了元孝矩並不想要他的命,急忙磕頭如搗蒜。
“塚宰,我以後一定為您鞍前馬後,做牛做馬報答您的大恩大德。”
元孝矩重新坐定說:“你早年在洛陽城做過開河使,對於水利運輸也算是有一定的心得,之前做的都還算是不錯,如果讓你重新去做,做的了嗎?”
“做的了,做的了,塚宰讓我往東我就往東,讓我往西我就往西。”
元孝矩滿意的點點頭:“如此還算是明智。”
“你的事情我已經安排妥當了,因為事發隱晦,我之前就沒對外聲張,事情發生也不久,並未傳播,隻是民間會有一些聲音卻禁不住,舉報你的那對老夫妻我已經命人處理了,經手此事的官員衙役也都打點過了,今夜就回家去,洗漱乾淨,明日你將重新做洛陽城開河使。”
聞言,年輕人麵露喜色,但是也明白元孝矩這麼做定是有什麼為難的事情交給他。
“元塚宰,屬下願為元塚宰,上刀山下火海,不知道元塚宰有什麼交代?”
元孝矩便說:“近日晉王來洛陽城,要修運河建糧倉,定然得洛陽城的開河使輔助,明日開始我會引你去見晉王,你得在他身邊好好的“幫忙”。”
“不知塚宰是想讓我怎麼“幫忙”?”
元孝矩並未直言,而是說:“晉王最近這段日子來風頭正盛,與太子殿下素來作對,讓太子殿下很是頭痛,若是差事辦好了少不了陛下還會嘉獎……”
不等元孝矩說完,男人已經接話了。
“微臣明白了。”
元孝矩滿意的一笑:“你啊你,大好的前途自己給毀了,如此聰明的腦袋可不要浪費了,此次機會是你最後的機會了,莫要辜負了我的期望。”
男人再次磕頭:“麻穀銘記塚宰再造之恩,定當為塚宰竭儘全力,死而後已。”
當即命人解開了麻穀的鐐銬,然後拿來了一套官服。
麻穀伸手摸著手上的官服,滿眼的不敢置信,沒想到自己不但沒有被問斬,而且還重新做了官。
官啊,官啊,好奇怪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