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玄點了點頭,把赤芍的話記在了心裡。
這棵樹太大,哪怕是枝乾,也粗壯無比,而且長得很高,想要製作弓箭,必須找小樹。
幸好,這棵大樹附近就有不少小的紫血樹,薑玄選擇碗口大小,長得直、沒有樹結的小紫血樹,一口氣砍了六棵。
去掉樹枝和樹梢後,用藤條捆了,與赤芍每人三棵,扛回竹屋。
回到竹屋之後,他先按照赤芍的說法,先把這些紫血樹橫吊在火塘上方,烘烤一整天,這樣裡麵的樹汁就會凝固,砍削的時候不會流出來。
隨後,他把紫血樹去了皮,用石斧一點一點砍成合適的弓身模樣。
弓身的中間位置,是受力點,也是抓握的地方,比較厚,兩邊彎曲的弓腹比較薄。
這一步要非常注意,如果沒砍好,砍得不勻稱,或者弓身木質紋理被破壞,製造出來的弓會很容易變形、甚至斷裂。
因為需要製作五個人的弓箭,靠薑玄一個人顯然是不行的,大家都在幫忙進行粗加工,細致一些的活,都是赤芍和薑玄乾的。
弓身砍削成合適的形狀之後,薑玄又在兩邊砍出用於捆綁弓弦的槽,然後選出最堅韌的樹皮繩當弓弦,用力使弓身稍微彎曲,然後綁上弓弦。
接下來,就是馴弓環節。
剛製作好的弓,是不能直接彎曲成很大幅度的,那樣會損傷到弓身。
馴弓,就是一點點的使弓背慢慢適應彎曲,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對弓身進行刮削調整,使兩邊彎曲的幅度一致。
薑玄製作了一個簡易的馴弓架,然後把弓放上去,先把弓拉到比較小的一個幅度,固定弓弦,使它保持張開的姿勢,仔細觀察弓身兩邊的彎曲情況。
弓身哪邊彎曲度不夠,就用石刀再刨、再刮,直到兩邊保持一致。
當弓一步步適應,彎曲到合適的角度之後,就從馴弓架上拿下,把弓弦固定好,再打磨一下。
至此,一張原始單體弓就基本完成了。
如果有條件,最好在弓身上抹上一些桐油,可以防潮防裂。
薑玄沒有桐油,不過他在赤芍的建議上,找到一種天然樹漆,塗上去之後,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之後,薑玄又製作了一些羽箭,箭杆使用的是一種長得筆直的小灌木,經過烘烤、校直,就可以直接使用。
箭鏃使用的是打磨的三菱形石片,薑玄之前儲存的魚鰾派上了用場,熬製了魚鰾膠之後,加上一些纖維,可以牢牢把箭鏃粘在箭杆上。
箭羽使用的是鳥的尾羽,破開箭杆尾端,夾上左右對稱的尾羽,再用細繩綁好。
箭鏃、箭杆、箭羽都弄好之後,一根羽箭也就製作完畢了。
十天之後,五張弓,以及一些羽箭全部製作完成。
藤部落每人都擁有了一把屬於自己的弓,以及一批羽箭。
薑玄五人帶著自己的第一張弓,走進了樹林,準備試試新製造的弓箭。
薑玄最先出手,他瞄準大約二十米外的一棵大樹,這棵大樹的直徑大約有臉盆大小。
他屏息靜氣,挽弓搭箭,然後瞄準大樹的樹乾,鬆開了弓弦。
“咻!”
羽箭瞬間破空而去,但是卻與大樹擦身而過,紮在了另一棵樹上。
“射歪了……”
薑玄感覺很尷尬,畢竟後麵的幾人都在看著呢。
赤芍溫和的安慰道“沒關係,第一次射歪是正常的,任何一個弓箭手,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射準。”
薑玄點了點頭,道“繼續練,我就不信我射不準!”
薑玄一箭接一箭的射,射完所有的羽箭之後,過去把羽箭撿回來,然後繼續練。
他是一個有耐心和恒心的人,一旦想做什麼事,就不會輕易放棄。
一個小時之後,他終於找到一些感覺了,偶爾也能射中比較大的目標。
其他人也在努力練習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