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玄感覺很驚喜,鉤藤居然要當爹了,這給他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總之心情複雜,替鉤藤高興的心情是最明顯的。
“首領,你說茯苓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我是不是該給孩子取個名字?還得給他們準備食物。”
“對了,厚實的獸皮衣也不能少,這麼冷的天,可不能凍著孩子。”
鉤藤說了很多話,甚至有點語無倫次,顯然是興奮過度了。
薑玄無奈的道:“現在說這些是不是有點早了?懷孕至少得大半年呢,到時候說不定天氣很熱。”
“對對對……”
鉤藤尷尬了撓了撓頭,又道:“先取個名字總可以吧?首領,要不你幫我想一個名字。”
“這種事我可幫不上忙,反正還有這麼長的時間,你自己慢慢想吧,最好問問茯苓的意見。”
想名字,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薑玄覺得還是讓鉤藤夫婦自己去頭疼比較好。
“好吧,那我回去問問茯苓。”
天空又開始飄雪了,兩人進入了屋子裡。
鉤藤依然很興奮的跟薑玄說一些關於孩子的事,他甚至在琢磨到時候該怎麼教孩子狩獵。
薑玄一邊烘烤竹片,一邊聽著鉤藤對未來的暢想,時不時的跟鉤藤討論一下。
這種感覺,非常的奇妙。
藤部落成立的時間不長,成員更是各個部落混雜,相互之間因為生活習慣不同,思維不同,並不是特彆融洽。
但是現在,藤部落的第二代將要誕生了。
事實上,藤部落自成立以來,已經誕生了上百個孩子,靠著藤部落較為充足的食物和資源,大多數孩子都活下來了,當然也有小部分因為各種原因夭折了。
這些孩子,就是藤部落未來的希望。
如果藤部落能一直生存下去,這些孩子將在部落中生活、成長,學習各種技能。
當藤部落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孩子成長起來之後,他們記憶中的一切,都將是關於藤部落的。
他們會對藤部落有強烈的認同感,隻要部落對他們好,他們大多數人將會發自內心的去維護部落。
而且,這些孩子之間的友誼,將會反過來影響他們的家長。
這些來自不同部落的人,或許彼此之間因為分歧而有矛盾,但孩子卻不會因為大人的矛盾而不去跟小夥伴玩。
孩子們關係很好,大人們為了孩子,關係也會緩和很多。
所以說,藤部落擁有眾多的孩子,對部落是一件大好事。
部落未來能走多遠,還得看這些孩子成長起來之後的表現。
以藤部落現在擁有的一切,以及薑玄掌握的知識,他很有信心,能讓藤部落的孩子比彆的部落的孩子更強,掌握的知識更多,天賦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關於這一點,薑玄很有信心!
鉤藤與薑玄談論完之後,又急迫的回去了,因為薑玄告訴他,懷孕是很辛苦的,讓他好好照顧茯苓,給她多吃一點有營養的東西。
藤部落跟其它部落不一樣,藤部落的孕婦和孩子,都會得到特殊的照顧,她們會分到更多的肉,更暖和的獸皮衣,以及更多的休息時間。
薑玄告訴鉤藤,新鮮的魚很有營養,對小寶寶的發育有好處。
於是鉤藤火急火燎的回去之後,又找到了荊芥,希望他能幫忙弄幾條活魚。
“最近一段時間沒有去飛魚河捕魚,這樣吧,我到池塘裡給你弄幾條。”
“我也去幫忙。”
兩人拿了破冰的工具,先告知了薑玄,然後到池塘裡破冰捕魚。
藤部落的池塘,中央的位置會挖很深,並且用竹子搭了棚子,用紅晶米高大的秸稈覆蓋,這樣即便冬季冰封池塘,那些魚也能有個藏身之處。
鉤藤和荊芥直接走到池塘中央,然後用一端尖銳的石錘,一點一點的鑿冰。
因為有棚子覆蓋,池塘中央的冰比其它地方要薄得多,在兩個三色戰士的大力敲擊下,很快就鑿出了一個冰眼。
池塘裡的魚幾乎都聚集在這裡,挨挨擠擠的。
因為水下缺氧,當冰眼鑿開以後,有不少魚很快就浮出水麵,張著嘴呼吸。
荊芥眼疾手快,立刻撈了幾條大魚,裝進藤筐裡。
隨後,他用紅晶米秸稈把冰眼覆蓋住了,免得那些魚跳到冰麵上被凍死。
荊芥把藤筐交給鉤藤,道:“這些魚應該夠吃幾天了。”
鉤藤抱著藤筐,看著裡麵活蹦亂跳的大魚,高興的道:“夠了夠了,多謝荊芥兄弟。”
“都是一個部落的,客氣什麼。”
兩人帶著工具往回走,關係顯然比之前親近了許多。
回到屋子裡之後,鉤藤立刻把一條大魚處理乾淨,然後放進陶鼎裡,與黃精等食物一起煮湯。
其它的魚則處理乾淨以後,抹一些鹽放起來,這麼冷的天氣,鮮魚也能存放很久的時間,更彆說抹了鹽。
茯苓看著鍋裡的魚,感覺不適應的道:“不用特意為我做這些,能吃飽就行。”
“首領說了,多吃新鮮的魚,對肚子裡的孩子有好處。”
“那……那也不用煮那麼大一條。”
一聽說對孩子有好處,茯苓立刻心軟了。
鉤藤道:“你放心的吃,沒有了我再去弄,以後多給部落捕一些獵物回來就是了。”
茯苓點頭,道:“我以後也多給部落做一些衣服。”
兩人的觀念都很淳樸,既然多吃了部落的食物,就要多給部落乾活,這樣才能安心。
……
竹屋裡,薑玄繼續製作竹簡。
他先用石刀,把竹片上的青皮沿著竹子紋路破開,剝去。
因為青皮太堅硬,不剝去的話,很難刻字,而且帶青皮的竹子乾燥之後表麵的顏色深淺不一致,影響成品觀感。
去了青皮以後,薑玄把竹片放在粗糙的石頭上,一塊塊的把表麵打磨得平整。
隨後,他又用將這些竹片一根根的放在火上烘烤,經過高溫烘烤的竹片,既能殺死上麵可能存在的蟲卵,也能烤乾水分,使竹片不易變形。
最後,他用尖銳的石頭,將每一根竹片的頂端,都鑽上一個洞,然後用結實的樹皮細繩串起來。
因為工具有限,這些竹片都比較寬,比較厚,雖然不如薑玄前世見過的竹簡那麼精致,不過也能使用了。
製作好原始版竹簡以後,他找來一塊上等石材打磨而成的小刻刀,開始在竹簡上緩慢的刻字。
他刻的是日曆。
事實上,他之所以費時費力製作竹簡,就是因為第一根日曆竹筒已經被蟲子鑽了幾個眼,估計放不了幾年就腐朽了。
當時,那根竹筒並沒有經過什麼處理,直接就刻字了,導致竹子裡麵有蟲卵都不知道。
為了不讓自己辛苦刻製的日曆信息丟失,他隻能趁著冬季時間充裕,製作一些不易腐壞的竹簡,並且把竹筒上的日曆信息複刻到竹簡上。
“藤部落一年,一月一日,晴。”
薑玄在嶄新的竹簡上刻下這幾個字,吹了吹上麵的粉末,對刻製的效果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