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揚帆,啟航!_這是我的原始部落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這是我的原始部落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揚帆,啟航!

第二百二十六章 揚帆,啟航!(1 / 2)

交易完種子和蜜葉樹之後,薑玄又用蟲蠟製造的蠟燭跟烏羽交易了幾間蛛絲衣,以及一些其它的東西。

蛛絲衣是個好東西,薑玄已經穿著蛛絲衣進行了很多場戰鬥。

有蛛絲衣的保護,他在戰鬥中受得傷比較少。

交易完成以後,烏羽帶著黑齒部落的遠行隊離開了藤部落,前往下一個部落。

“唳……”

十二隻龐大的黑齒鳥再次升空,並且漸漸遠去。

交易區之中,冬葵羨慕的道:“如果我們也有這樣的大鳥就好了,可以去很遠很遠的地方。”

整個藤部落,隻有薑玄擁有飛行坐騎,另外就是老巫的巨鷹。

至於那些巨型蜻蜓,它們適合戰鬥,不適合遠距離飛行,更何況,巨型蜻蜓隻能存活半年。

薑玄道:“放心吧,隻要找到合適的大鳥,遲早有一天,我們藤部落也會擁有一支飛行隊。”

“嗯!”

冬葵對薑玄的話十分信任,既然薑玄說了有,以後就一定會有,她堅信這一點!

藤部落很多人,對薑玄都有一種近乎盲目的崇拜和信任,冬葵也是一樣。

薑玄也從來沒有讓他們失望。

九月十五,深秋已至,炎熱的天氣漸漸轉涼。

藤部落的種植隊工作接近尾聲,除了部分蔬菜以外,所有糧食歸倉。

養殖隊的工作則剛剛開始。

冬季,大雪封山,尋找草料和其它食物會變得很艱難。

所以,養殖隊需要把已經養得膘肥體壯的各種成年牲畜和家禽宰殺一大半。

留下比較小的、或者用於繁殖的牲畜和家禽,用秋季儲備的草料和食物喂養。

“動作都快一點,獸皮剝出來送到製衣作坊那邊去,肉切成條,到時候掛起來熏乾,骨頭也全部剔出來,有用的拿去製造工具,沒用的拿去給大家燉湯。”

大角站在養殖隊戰士麵前,一邊叮囑他們乾活,一邊動手幫忙。

整個養殖區都非常的忙碌,他們先把牲畜和家禽宰殺,然後按照不同部落的作用,集中送往各個地方。

比如長尾兔的兔皮,是製衣作坊製造冬季獸皮衣的主要原料之一。

至於獸骨、獸肉、獸牙等,也各有安排,不會浪費。

今年的養殖成果喜人,這個冬季,藤部落族人都能經常吃上肉。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除了養殖隊以外,其它各個隊伍也在為過冬做準備。

狩獵隊需要打到更多的獵物,捕魚隊需要捕撈更多的魚,工程隊需要修繕整個部落的房屋……

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讓這個冬天更加的好過。

另一邊,造船廠製造出了第二批帆船。

“首領,之前在第一批帆船上發現的問題,我們大部分都已經在第二批帆船上得到解決。”

造船廠的戰士向薑玄詳細的介紹關於第二批帆船的事。

這一批帆船共有六艘,是第一批帆船的改進版。

很多在第一批帆船出現的很多問題,在第二批帆船上都得到了解決。

比如船錨有時候會被卡住的問題。

第一批帆船的船錨,左右各有一個鉤子,下錨之後,隻需要把船往前開一小段距離,鉤子就會鉤住水底的石頭或者其它東西。

然而,水底的情況很複雜,誰也不知道船錨會鉤到什麼東西。

有些時候,船錨鉤到一些難以解開的東西,就會出現無法收回的情況。

船錨收不回來,船也沒辦法往前開。

如果遇到水下環境比較凶險,或者比較惡劣的情況,就隻能拋棄船錨和連接船錨的青銅鏈了,損失很大。

鑄造第二代船錨的時候,工匠們充分的開動腦筋,最終決定在船錨底部的中間位置加一根鏈條。

很多時候,船錨之所以拔不出來,是因為鐵鉤被卡住了,角度不對的情況下,很難拉上去。

船錨底部加一根鏈條以後,一旦遇到被卡住的情況,隻需要拉動那根鏈條,就能快速改變鐵鉤的角度,讓它脫離被卡的地方。

帆船第二個改動的地方,就是風帆。

第一批帆船隻有一麵帆,對風向的要求比較高,一旦風向不對,就隻能靠水流的力量,或者劃槳,才能讓船繼續前進。

為了改變這個問題,造船廠吸納了薑玄的建議,在第二代帆船上設置了三麵風帆。

其中一麵是主帆,左右各一麵副帆。

有了三麵風帆以後,對風向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

無論風從哪邊吹過來,都能通過兩麵以上風帆的配合,達到利用風力推動船隻前進的目的。

還有很多在第一批帆船上發現的問題,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薑玄聽完造船廠戰士的介紹之後,讚賞的道:“很好,不管是造船,還是做彆的,就得多思考,多改進,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更好用的東西。”

“既然第二批船已經造好,就交付給捕魚隊吧。他們之中還有不少人劃竹筏和獨木船,有了這些船,以後他們在河麵上來往就更方便了。”

藤部落的捕魚隊,在嘗到了帆船的話好處之後,已經對竹筏和獨木舟十分嫌棄。

特彆是荊芥,他聽薑玄說過大江大河,湖泊與大海的故事,那那些遼闊的水域十分的向往。



最新小说: 我在女友身上收獲超能力 離開白團的我決定廣撒網 修仙從燒火童子開始 天災迷你小人世界的救世主 帶著滿級異能穿回末世第十天 哥哥幫我砍一刀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 我都仙帝了,誰在乎你們火葬場 雪落青鬆 我在明朝開了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