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彆鬨,朕懷孕了!》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若是沒有,周南凰指不定會給吳忠賢找點麻煩。
總之一句話,怎麼回答這個治理方案,都不行!
“吳總管,您先忙,不打擾了。”
曹太監打完招呼便離開了吳忠賢寢宮。
吳忠賢看著竹簡,一個大膽的想法湧上心頭。
既然不能寫的太好,也不能寫的太差。
那就寫一個中庸!
寫一個可以治理北方大荒的方案。
但這個方案實行難度天高。
這樣就算是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
想到就做。
吳忠賢直接將前世最著名的南水北調工程計劃挪了過來。
所謂南水北調,這個世界也同樣適用。
這個世界的大周,地理環境多樣化,南北差異巨大,比之前世華夏還要大。
北旱南澇,是大周水資源的現狀。
在南方,每到夏天雨季,防內澇幾乎成了每一年朝廷的頭等大事。
自然界的威力人類無法完全阻擋。一旦洪峰過境,無論是城市的房屋還是農村的田地,悉數被泡,可以說損失慘重。
而北方旱的連飲用水都沒有,隻能等著老天爺降雨,提前儲備雨水。
亦或者碰運氣挖地底水。
其實不僅僅是大周。
以整個神州大陸為盤,偏北的地方皆是缺水荒涼。
南邊則是時不時有洪水天災。
雖然大周前幾任皇帝也都建造過許多大工程,包括但不限於,如挖渠排河水,建造大壩抵禦洪災。
所以吳忠賢直接拿出南水北調方針。
挖三條貫穿大周的運河,將南邊的河水引入北方。
這樣既能解決南方洪災,也能解決北方旱災。
且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先前在金泉寺,吳忠賢與度引主持便討論過這一事。
賑災銀和賑災糧終究隻能救一時。
但若是南水北調計劃成功,那這將是千秋萬代,造福萬世的基業!
“乖乖,這距離也太大了。”
吳忠賢拿出地圖查看了一會兒,發現大周的國土和前世華夏不相上下。
整個神州大陸的麵積更是龐大,超過藍星。
且在神州大陸之外,還有其他陸地,有蠻族生存。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