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會兒是前往榕城市育才高中,這是昨天就定下的計劃,誰知夜裡發生了宋承誌的案子,把他們的走訪計劃推遲了幾個小時。
育才高中在榕城市的西北角北城區,建設於上世紀的八十年代。
當初剛剛新建時,北城區還不是區,是下麵的一個縣。
學校就位於北城縣和榕城市的交界處。
因為考慮到吸納的學生量大,所以在規劃之初這個學校的建設麵積就相當的大。
後來也證明這個規劃是極其具有前瞻性的,育才高中正是憑借著龐大的規模,在後麵一次次的學校合並,校區改擴建中,屹立不倒,紋絲不動。
同時也是由於這個選址太前瞻了,導致學校當初位置極為偏僻,早期學生隻能住校。
學校周邊因為做學生生意,而興建起了不少小街巷。
如今已經發展成為繁華熱鬨的北城夜市了。
程亦安他們今天過來,一方麵是要查詢學校裡留檔的高三二班學生檔案,另一方麵就是去走訪二班的班主任劉老師,他如今已經退休,但是還住在學校後麵的職工家屬區裡。
關於洛水依依身份的設想,程亦安想了很多種可能,最後又根據實際一一排除。
目前她認為邏輯最講得通的是,洛水依依就是張燁他們一個學校、甚至一個年級一個班的學生。
否則無法解釋在封閉管理的高中時期,張燁、王文博、宋承誌是如何與同一個女人結下深仇大恨。
隻是雖然有了嫌疑人的範圍,但麵對育才高中如此龐大的學生數量,如何把這個人篩選出來,是個極大的難題。
程亦安和吳謝池暢通無阻地到達了學校檔案室,負責檔案的胡老師幫他們在移動檔案櫃中找到了育才中學14級的班級檔案。
“根據李思齊提供的學生花名冊,他們同學會邀請的時候,全班都邀請到了,後續篩查,這些人都被排除了嫌疑,極大可能洛水依依不是二班的學生,或者是其他班級,或者是班裡的代課老師等等能長期接觸這些學生的工作人員。”
程亦安站在滿滿一麵牆一般的檔案麵前,生平第一次有點膽怯了,實在是太多了。
“不要想複雜了,從年齡看,洛水依依是工作人員或者代課老師的可能性不高。
我們先從張燁他們所在的二班看起,然後是王文博所在四班。
望山跑死馬,我們先看腳下地。”
吳謝池依舊冷靜且淡定,他的話也很有道理,警察辦案不就是從成千上萬的線索中找出指引真相的那個嗎?程亦安自己給自己打打氣,先抽出了二班的檔案。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他們班的畢業照,照片裡的學生青蔥稚嫩,朝氣蓬勃。
程亦安一眼就看到了李思齊,他就站在合照的最中央,絕對的c位。
他高中時期和現在的樣子幾乎沒怎麼變。
而他的旁邊就站著張燁,張燁的隔壁是宋承誌。
單憑這個站位,幾乎就能肯定他們三人學生時代的關係很不錯。
畢業照後麵是畢業生登記台賬以及學籍登記台賬,程亦安逐個瀏覽,在看到學籍登記台賬時,她敏銳地發現,這個台賬和畢業生登記台賬明明用的相同的打印格式,畢業生登記台賬隻用了單麵印,而學籍登記台賬卻用了雙麵。
入學人數和畢業人數不同?這個在高中其實非常常見,有些學生讀到高三讀不下去退學去打工了,或者因病休學了。
這些人屬於中途退場,所以畢業照上不會有他們的位置,那畢業後的同學會,會邀請他們嗎?這個想法突然提醒到程亦安,洛水依依也極有可能是一個中途退學的學生!
這樣她既滿足和張燁王文博他們有長期的交集,又滿足隱身於同學群和學生花名冊當中。
想到這裡,程亦安立刻開始一一核對兩份台賬,很快,三名中途退學的學生名字被篩選了出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