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孟祝決定種辣椒,約了師傅過來耕田。
這次得排期,師傅給他家的田排到了兩天後。
耕田之前也有許多事情要做,比如修整田埂,清除雜草,滅殺蟲卵等,卿孟祝很快便忙了起來。
當天,卿孟祝正在田埂上除草,在附近照料完了蔬菜的譚文磊溜達著走過來:“今天沒上山采蘑菇?我看這段時間山裡的蘑菇長得不錯,進山應該能采著好些。”
卿孟祝直起腰跟他聊天:“清早去了,太陽出來我就回來了。”
山裡的蘑菇竹筍等確實多,這兩天他收獲了十幾星幣,可以抽三次獎,他自己還挺滿意。
譚文磊拄著鋤頭站在他邊上:“我就說,你天天進山,今天怎麼沒去?”
卿孟祝笑笑,低頭繼續除草。
譚文磊看他不聊了,另外找話題:“說起來你不跟鴻達或者利眾社聯簽合同嗎?我看他們今年的種植計劃已經定了,名單上麵沒有你?”
卿孟祝:“以前沒種過田,不知道會種得怎麼樣,我怕萬一完不成合同上的內容得賠錢,先觀望一下。”
譚文磊聞言便感慨:“還是你們大學生謹慎一點。”
卿孟祝:“不謹慎一點就要虧錢了。”
譚文磊深表讚同:“你說得對。對了,這塊田你想種什麼?你找了人過來耕田吧?”
卿孟祝點頭:“種辣椒。”
譚文磊:“辣椒啊,那你得抓緊,我看好多種辣椒的人今年已經把辣椒給種下去了,我家也種完了。”
卿孟祝並不著急:“天氣冷,晚幾天也行。”
現在各村確實已經開始種辣椒了,好多地方辣椒苗都快有人膝蓋高。
隻是這些辣椒基本用薄膜種,要是按天氣,現在這個天氣溫度其實還不夠高,也不到種辣椒的季節。
農戶趕著時節種辣椒,主要為了早點上市,到時價格會相對高一些。
不過,這樣種出來的辣椒,味道要比順應季節種的差幾分。
卿孟祝想提高蔬菜的品質,打算再等等。
再者,他不太喜歡薄膜,按照相關的種植指導書籍,薄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悶死雜草害蟲,提高產量,但老化在地裡的薄膜會破壞土壤,釋放有害物質。
這個不符合他的種植理念。
譚文磊已經看出來了,卿孟祝屬於那種心裡極有數的人,並不怎麼聽勸,聞言也不多說,隻是問:“你打算種多少辣椒,種什麼菜?”
卿孟祝:“辣椒種三畝,多了我一個人照顧不過來。菜可能種大半畝,主要我自己吃。”
譚文磊算了算:“也不少了,加上兩口塘,你一人要管五畝地,不費點心還真照管不過來。”
卿孟祝:“差不多,第一年我少種一點,以後有經驗了再看看。文磊叔,你們種菜是在鎮上買菜苗還是直接買種子?”
譚文磊:“我家買的種子,也有人直接買菜苗,看你會不會育種。我那裡還有些茄子冬瓜之類的苗,你要是不嫌棄,上我那拿就行。”
卿孟祝:“你這種有經驗的老農育出來的苗,外麵買都買不到,我怎麼可能嫌棄?”
譚文磊笑了:“那等會我把菜苗給你送過來。”
趁著耕田的師傅還沒過來,卿孟祝在另一家買了發酵好的豬糞和雞糞,跟草木灰一起倒進田裡。
耕田的時候,機器可以把肥料翻進泥土裡混合起來,省得卿孟祝自己混合。
一連忙了好幾天,田耕好了,地裡的底肥也施好了,他先種菜。
茄子、辣椒、番茄、冬瓜、南瓜、豇豆……一部分菜苗來自譚文磊家,一部分直接到鎮上買,基本都是本地的品種。
卿孟祝之前沒種過田,以為隻要買正規公司生產出來的蔬菜種子就行。
後麵上網一查,他才知道,每種蔬菜都會有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個品種,且每年都會更新。
種菜得根據本地的條件種,比如他處於江南,要是買到了適合華南的種子,種菜的過程遇到的困難可能就會比彆的農戶多。
查明這點後,他歇了在網上買種子的心思,直接去鎮上買彆人選好的種子或育好的苗。
鎮上賣種苗的一般是本地農戶,客戶也是本地農戶,用的大多是久經考驗的老品種,比新品種靠譜一些。
在卿孟祝忙著種菜的時候,他之前送檢的蓮子和蓮苗出檢測結果了。
報告顯示,他的蓮種是新品種,安全無害,就是比一般的品種更容易退化,建議他在擴大種植的時候直接用藕種。
卿孟祝將檢測報告翻來覆去地認真看了好幾遍,鬆了一口氣。
安全就好。
至於蓮種容易退化這個問題,彆的農戶的蓮種其實也挺容易退化,農戶種蓮的時候一般不會選擇蓮子,而是直接種藕。
這點對他來說也不是問題。
有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卿孟祝對星際商城放心了一些。
辣椒作為他的主要種植作物之一,他對辣椒不像對一般的菜那麼隨便,而是打算好好買一批品質相對優秀的種苗。
為此,他特地在鎮上從好幾家店買了共十三個品種的辣椒苗,拿回家種了兩天,種活後用星際商城掃描,打算根據星際商城的報價來判斷辣椒苗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