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鏡頭,沈三通當時在電影院,激動死了。
張譯扮演的宗大偉把一百人交給王軍凱扮演的成朗。經過多天的風餐露宿,晚上一個人拿著喇叭在哪喊,沈三通在電影院的時候,看到這個鏡頭,一個哆嗦,胡子。
胡子,王軍凱長胡子了。
沈三通那一瞬間覺得自己錯怪電影主創了,王軍凱演得好,戲排的也好。
身體的成熟反應了心理的成熟,經過血與火的曆練,外交新兵成了老戰士。
王軍凱之前的表演,就不突兀了。
然後,鏡頭一切,當場把沈三通氣暈。
不是王軍凱,是另外一個角色。
王軍凱依然沒胡子。
按道理,電影裡設定他也二十出頭了,那麼大壓力的撤離、逃亡,也該長胡子了。
就是沒長。
還有李晨也讓人出戲,破壞電影真實感。
跪在真實卻又不真實。
《萬裡歸途》是一部好電影。
如果是爛片,沈三通都不會記得那麼清楚。
主創影片弄的那麼好,劇情流程,道具各方麵都很用心,就是不願意爽。
像沈三通的時候,一些作者,劇情真實感賊強,主角深處劣勢的時候,寫的很燃,劇情千轉百回。
但是到了主角占據優勢,該爽的時候,完全不講真實。
非常克製,一帶而過,生怕讀者爽了,讓人咬牙切齒。
所以在《生日快樂》上,沈三通就很注重觀眾情緒。
母女視角互換,看似是換到了母親視角,其實是走入了觀眾之中。
影片視角從強調女主個人,變成了“媽媽的女兒”“媽媽的孩子”,身份轉化為了“孩子”。
孩子,所有人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
讓觀眾覺得到那不是具有特殊性的女主,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孩子,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
視角一下子貼近了觀眾,人物落地了,融入到了觀眾群體之中。
沈三通對電影的理解,電影,特彆是院線電影,賺觀眾的錢,就要從觀眾中來到觀眾中去,要對得起觀眾的電影票。
無關其他,基本的職業操守而已。
中午。
劇組殺青宴。
比起超市劇組,沈三通輕鬆了許多。
不用事事親為,他隻是重點檢查了膠片素材。
其他的工作,設備器材、場地租賃、費用結算等,由專人去辦。
《生日快樂》劇組最高峰有兩百人,已經走的七七八八。
不過事有開始,就有結束,儀式感很重要。
沈三通不玩虛的,表示道:“謝謝,謝謝大家堅守到了最後,稍後財務會有紅包,大家吃好喝好,我先乾一個。”
人沒必要端著,開心就好。
沈三通拍攝期間,不喝酒,殺青宴破例,一口悶。
“好!”
現場氣氛很熱烈。
在沈三通劇組工作,確實累,港島還好,內地的有些不適應。
也隻是不適應,出來工作,吃這碗飯,就有心理準備。
人生之事,錢沒好賺的,咬著牙走過來了。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殺青宴結束,宣告《生日快樂》劇組解散,轉入後期。
沈三通有些暈乎乎的,有人敬酒,他就陪一口,每次一口,但是幾輪下來,也不少。
回到酒店,見到了李鱈,當場要湊過去。
“沈導,我姐姐找你有事。”
李鱈嚇了一跳,她還沒告訴姐姐自己和沈三通的事呢。
想找個好機會再說,但之前因為李兵兵和張靜楚對手戲,她被教訓的很慘,撒了個謊,說自己連劇組都沒進。
其實進了,隻是在酒店被ko了。
還有姐姐?
沈三通兩眼放光,劇組解散了,糖衣炮彈趕緊來吧!
女明星不用自重了,可以自動。
冰雪傳奇終於要變成蜜雪冰城了嗎?
沈三通表示自己愛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