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赤壁》的立項大會。
毫無征兆。
各大媒體隻提前一天接受了邀請,隻說國產大片新項目,具體消息沒透露。
來到會場,才從主辦方得到了發布會的一些介紹。
“瘋了,韓三瓶瘋了。”
一位記者了解完今天會議的初步信息,傻了般喃喃自語。
另一位同行倒吸一口涼氣:“又是一部大片,《無極》還沒上呢,再來一部。”
也有陰陽怪氣的:“四億的製作成本,交給的還是沈三通這個導演係還沒畢業的學生。不知道多少被私吞。”
也有沈三通的影迷,給他說話:“《瘋狂的超市》挺好看,至少比所謂大導好多了,破了各項票房記錄。”
質疑的人更多:“沈三通成功的隻是小成本喜劇,場景小。大片不光是製作成本大,調度也大,年輕人能掌握這樣的大項目嗎?”
也有直接否定中國電影的:“就不該搞什麼大片,看人家韓國、東歐,一樣有好電影。商業片費力不討好,看好萊塢就行了。讓米國給我們搞商業片,我們自己搞拍藝術電影多好!”
會場後台。
韓三瓶看了看時間,問沈三通:“你確定要說這些?”
他看完沈三通的發言,用一句形容,說的都很對。
但除了沈三通,彆人一定不會那麼說。
“我的發言數據很詳實,應該沒問題吧?”沈三通反問。
有點緊張。
四億的大項目,還是電影項目。
撲街了,最後隻會留下一部數據垃圾。
乾工程,爛尾了,至少能留下一些實物。
文娛產品屬於輕資產,弄不好真的什麼都留不下。
韓三瓶:“數據是沒問題,但你這太樂觀了。”
韓三瓶在媒體口中,已經是很激進的人了。
但和沈三通接觸,特彆是對未來的觀點,反而襯托的他成了悲觀者。
“商業電影,從立項一開始就要想著上映,更何況大片項目,投資大,必須從一開始就要把關注提上來。”
沈三通在發布會上發言,大概可以總結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赤壁》項目的商業可行性研究。
第二部分:《赤壁》項目的總的要求。
第三部分:《赤壁》電影的重點。
立項發布會在沈三通看來,既是電影立項大會,宣傳大會。
也是一個廣告會、招商會。
第一部分是從行業發展角度。
論證《赤壁》項目的商業可行性,吸引潛在投資人。
第二部分則是沈三通關於曆史大片,他的看法,一個總的看法。
其實說白了,是他的曆史觀。
《赤壁》項目首先是一個曆史大片,曆史觀很重要。
這部分,也可以看做,在這部影片中他的藝術表達。
和一些文藝片那種晦澀的不同,他直接說出來。
他希望亮明觀點。
展現出他的對於曆史大片的藝術觀點、曆史觀點,吸引到一些和他誌同道合的人。
第三部分才是《赤壁》電影的內容。
或者說沈三通對於“三國”這段曆史的具體觀點。
沈三通和張一謀、陳凱各不一樣,他們弄電影,喜歡藏著掖著,很吝嗇和媒體進行交流。
張一謀,傳統老秦人性格,自己悶頭搞電影。
宣傳造勢全交給了張偉評。
陳凱各比較清高,不太看得起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