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端午節,十幾億人為紀念一個2000多年前去世的人,共同的過一個節日。”
“一樣的劃龍舟,一樣的吃粽子。這樣的事情,也是全世界從未有過。”
“2000多年來,不曾忘記那個為國投水的人,這種長情,人類世界沒有這樣的民族。”
“紀念屈原的,是屈原一族的楚國人,也有同樣被滅了國的其他國人,還包括滅了楚國的秦人。中華民族的大義,是人類文明的典範。”
“我們知道大一統,才是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的基礎,沒有大一統就沒有中華文明,就沒有幾千年中國的強大,也不會有未來中華民族的強大。”
“但我們的曆史不隻是為勝者所書寫,我們尊重失敗者,尊重為自己的國家滅亡,悲憤焦慮的人。更尊重以命相博的失敗者。我們民族的大義和長情,在人類世界是最深沉的。”
沈三通總結道:“這樣的情懷也在三國,在赤壁。我們為東吳、蜀漢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赤壁之戰而讚歎,也為丞相在第五次北伐中,行至五丈原,重病而亡,而喟歎。”
“三國多少年了?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時間了,我們依然不能忘,仿若就在昨天,時間上那麼遠,但又離我們是那麼的近。”
“就像你去秦始皇陵參觀,看到了一個兵馬俑嘴上留下的指紋,就感覺那位兩千多年前的工匠仿佛剛剛走過。”
“有曆史的民族,像隔著玻璃,五指對印一樣,去觸碰祖先觸碰的地方,感受他們留下的氣息。”
“所以我拍《赤壁》,要拍給中國人看。因為隻有我們中國人,有這樣的曆史,有這樣的曆史情懷。”
“讓我虛構我們的曆史,玩弄我們的曆史,扮醜解構,來給外國人褻玩,我沈三通做不到啊!”
啪啪啪!
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沈三通解剖中國人對曆史的感情,從周朝製度入手,分析的很透徹,講的很清楚。
對於曆史的看法、觀點,充滿自豪、從容。
而不是反思、批判、仇恨。
有極少部分記者對此是厭惡的,但有被轟走的記者在前,沒人敢再放肆。
沈三通說不給麵子,真不慣著無冕之王。
大部分記者很讚同這樣的觀點,自發的鼓掌。
邊鼓掌,邊若有所思。
“我的發言第二部分講完了,我的曆史觀,是拍《赤壁》的總抓手,精神上的指導。”
沈三通等掌聲停下,說道:“最後,就是我對三國這段曆史的看法,也是《赤壁》電影的重點,其實第二部分的發言,我已經提了。”
“提前說明,我的想法,隻是目前這麼想,這個項目會有各方麵專家加入,項目推進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改變。”
“三國各有所愛,我說一下自己的。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交流,但不能人身攻擊。”
沈三通先說好,也是拍被人噴。
項目立項有點急,又因為保密,他沒有調查。
現場出現了陣陣笑聲。
你沈三通天不怕地不怕,也怕被人攻擊?
“我對三國這段曆史的看法,東漢末年這段曆史的看法,我認為這段曆史之所以在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主要是劉備和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