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電影是藝術創作,不可能百分百的符合現實。我有自由表達的權利。”
沈三通回答:“片中警察放過女主,也是因為女主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好人,沒有造成不良影響。而且這個設計,能突出警察的幽默、人情味,貼近觀眾。”
記者追問:“這就是問題所在!你把警察塑造的太好了,上一部超市就有問題,穿著拖鞋狙擊罪犯,你大唱讚歌,包括很多電影鏡頭都是如此,國旗閃過好多次,一個簡單的關燈鏡頭你在開關上貼個小國旗,還有郵政快遞,伱傳達的精神也不太對。給我的感覺很彆扭,我一看就很惡心!完全喪失了電影的批判屬性。”
沈三通笑了笑:“我的風格和態度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明知道,你可以不來嘛?”
現場觀眾笑了起來。
沈三通的態度沒有隱藏過。
他的電影和五代六代,完全不一樣。
記者還要說什麼,一旁的工作人員,把他話筒收走了。
沈三通見此才繼續說道:“從電影角度,批判是一種很討巧的方式。
毀滅,把美的東西毀滅,很簡單,也很有衝擊力。
一個壞人,給他加點人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無儘黑中的一點白,很刺眼也很突出。
但過於討巧,我不喜歡。”
“警察,不能說所有都沒有問題,但大部分是保護我們的。
而正因為尋常是正麵的,所以塑造一個正麵形象,很容易流於表麵。
不如塑造負麵形象來到有衝擊力。”
“恰巧我不喜歡走捷徑,我就是要做有挑戰性的!
我就是要把正麵的人物塑造好,有血有肉起來。
而且我認為一個人做好事,就應該受到表揚。
大部分警察是好的,就應該表演,好的不表演,在我看來無異於支持壞的。
我們都是普通人,應該希望社會風氣變好,風氣好了,我們才能有好生活。”
啪啪啪!
觀眾鼓掌。
說得太好了。
普通觀眾又不是記者。
記者有大喇叭,受了欺負可以喊。
大部分觀眾隻是普通人,當然希望風氣好一點,不要老是鼓吹負麵的東西。
沈三通談起了設計郵政快遞這個劇情的原因:“首先,我沒收郵政快遞一分錢,當然,郵政領導想給我廣告費,我也不會拒絕。”
觀眾大笑。
等笑聲停止,沈三通繼續道:“我們中國有個城市叫林芝,位於青藏高原東南角的z一角。林芝下麵有個縣叫察隅,離著lzd區行政中心520公裡,開車11小時。”
有見多識廣的人,已經知道沈三通在說什麼了。
“從林芝到察隅途經318國道的被稱為死亡之穀的一段路——通麥天險。
這條公路沿途都是河流湍急的峽穀山腰,狹窄的道路會車很困難,汽車掉進江裡必死無疑。
一座跨過雅魯藏布江的大橋,每年都會被洪水衝垮好幾次。
山上不時還有人頭大的石頭墜落下來,如果恰好被砸中,就一個死字。
每年還會有幾次山體崩塌把路埋了。”
“第一次走這條路的人,全程都緊緊握著車座頂端的拉手不敢鬆開。
很多人稱之為離死亡最近的一段行程。
這裡沒有私營快遞公司,但卻有中國郵政。”
“雖然要隔十天半個月才能來一趟,但察隅人說,每次看到綠色的郵政車來了,都覺得很振奮,因為載來的是希望。”
沈三通笑著道:“有時候,郵政快遞有些慢,但我們也要看到,很多地方,隻有郵政去送。
當我知道這件事,我就把郵政快遞寫進了劇本裡,做了好事的,應該誇一誇。”
“另外,郵政快遞還有一些小用途,比如作品版權,或者合約什麼的,你要確定日期,可以用郵政自己寄給自己,不要拆開,具備法律效益。”